[实用新型]一种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2210.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叶旭鸣;曾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0/38 | 分类号: | F42B10/3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导弹 内浸油 电子 控制 设备 外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外形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
背景技术
导弹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装备。随着军事和国防领域的不断发展,导弹的性能也持续提升,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性能指标是作战空域的大小,即导弹的射程。
一个典型的战术导弹内部舱段剖面图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独立的功能舱:设备舱101和燃油舱102,其中设备舱101用于装配导弹战斗部及各种电子控制设备103,燃油舱102用于加载燃油。在导弹总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载油量,即增大燃油舱102是提高导弹射程的有效手段。由图1中设备舱101内部设备布置可以看出,设备舱内各电子设备大多为规则外形结构,设备之间有较多的空余空间104,这些浪费的空间如果都用于装载燃油,可大大提高燃油装载量。所以,在某些高性能导弹的总体设计中,进行了部分设备浸油的优化设计,将某些密封性好,浸油无影响的电子设备从设备舱101中移出,移入燃油舱102,如图2所示。弹上电子设备浸油有两个优点:一是大大缩小设备舱101体积,形成新增燃油空间201,从而增大燃油舱102,提高导弹载油量;二是由于电子设备在工作中会发热,而且散热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通过浸油可实现液传导散热,比空气中传导散热的散热效率要高很多。
但是,图2中虽然将部分外形规则的弹上电子控制设备转移舱段能增加载油量,但并不能将设备浸油所获得到的散热和电磁防护的优势发挥到最佳, 如何将电子设备外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增加设备排空体积(排油空间)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散热和电磁防护性能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结构散热效率较低,电子设备内部电磁互扰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呈中空的梳状,每一个梳齿独立密封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一个电子模块;前面板和后面板安装于整体结构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二者均能够打开,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总线通过打开后面板从背面装入,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各个电子模块通过打开前面板从正面装入。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优选分别通过螺钉与整体结构组装。
梳齿的数量可以与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电子模块的数量相同,如梳齿的数量为2个或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与传统规则外形设备的排空体积基本相同,浸入油箱后不增加排油空间,进而不会不影响导弹的燃油装载量;
(2)本实用新型的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大大的增加了电子设备与燃油接触的外表面积,提高了设备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增大了电子设备内部各个电子模块间的距离,降低了模块间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的战术导弹内部舱段图;
图2为采用部分电子控制设备浸油设计的战术导弹内部舱段图;
图3(a)为现有技术中规则外形设备示意图;
图3(b)为浸油设备梳状外形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梳状外形结构。
图中,101-设备舱,102-燃油舱,103-弹上电子控制设备,104-设备间闲置空间,201-新增燃油空间,301-梳齿间距,302-整体结构,303前面板,304-后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导弹内浸油电子控制设备的梳状外形结构,摒弃传统设计中长方体、圆柱体等规则形状,而是根据设备内部的电子模块的数量,呈图3(b)所示梳状外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每一个电子模块都由一个相对独立的梳齿状外壳密封,再统一连接到一侧的总线底板形成整体结构302。如果单纯从设备整体的体积上来看,新的外形结构比传统规则外形的体积要更大,如果还是放在设备舱中,则新外形结构的设备只会挤占更多的宝贵的空间。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浸油电子控制设备梳状外形结构与传统规则外形相比,实际排空体积基本相同,即在燃油舱中的排油空间基本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2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