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拉桥组合梁施工桥面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5303.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孙克强;刘民胜;陈圆圆;廖立勋;王寿星;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桥 组合 施工 桥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桥组合梁施工桥面吊机。
背景技术
组合梁即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结合或不同工序结合而成的梁,其中有钢箱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结合的斜拉桥组合梁。
标准段组合梁通常采用桥面吊机施工,常规的组合梁相邻钢箱梁接缝和其上混凝土桥面板接缝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吊装前将钢箱梁和混凝土桥面板在后场连接成组合梁,再采用桥面吊机一同调至设计位置,精确定位后连接相邻钢箱梁及桥面板,桥面吊机前移并张拉斜拉索,采用相同工艺施工下一标准段。
而组合梁相邻钢箱梁接缝及桥面板接缝若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能在后场预先将钢箱梁及其上混凝土桥面板全部结合成组合梁,且钢箱梁接缝处的混凝土桥面板在完成钢梁焊接后,需采用桥面吊机吊装移动至接缝上方安装,常规的桥面吊机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创新设计,增加安装混凝土桥面板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拉桥组合梁施工桥面吊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使得斜拉桥组合梁施工时桥面吊机在完成钢梁段吊装后,能继续进行混凝土桥面板吊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桥组合梁施工桥面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主桁、横联杆件、液压提升系统以及设置在主桁两侧用于吊装移动钢箱梁接缝处的混凝土桥面板的环链式电动葫芦,其中:每组主桁为由上纵梁、下纵梁、立柱及斜撑相互连接组成的菱形桁架,两组主桁之间通过横联杆件连接,主桁通过前支点和后锚点固定于已安装好的梁段上;液压提升系统设置在主桁上纵梁上,由储索盘、导索架、液压钢绞线千斤顶、钢绞线及提升扁担梁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主桁上纵梁的侧面焊接有梯形耳板,环链式电动葫芦通过设置于主桁上纵梁上的行走轨道悬挂于梯形耳板上。
所述行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轨道受力性能的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常规桥面吊机只具备吊装组合梁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组合梁中的钢箱梁接缝和其上混凝土桥面板接缝不在同一竖直线时,将中间桥面板在后场与钢箱梁连接为组合梁,接缝处混凝土桥面板与组合梁一同吊装至设计位置,精确调位连接相邻钢箱梁,再用环链式电动葫芦吊装移动接缝处桥面板至设计位置的施工技术难题。
2、在常规桥面板上增加环链式电动葫芦,可同时满足既吊装组合梁又吊装移动混凝土桥面板的功能,不需再另外配备吊装桥面板的设备,在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标准节段吊装立面图;
图2为标准节段吊装正面图;
图3为环链式电动葫芦与行走轨道立面图;
图4为环链式电动葫芦与行走轨道正面图;
图5为标准节段施工流程图之步骤一;
图6为标准节段施工流程图之步骤二;
图7为标准节段施工流程图之步骤三;
图8为标准节段施工流程图之步骤四;
图9为标准节段施工流程图之步骤五;
图10为标准节段施工流程图之步骤六。
附图标记如下:
1—主桁、101—上纵梁、102—下纵梁、103—立柱、104—斜撑、2—横联杆件、3—液压提升系统、301—液压钢绞线千斤顶、302—导索架、303—储索盘、304—钢绞线、305—提升扁担梁、4—梁段接缝处的混凝土桥面板、5—环链式电动葫芦、6—前支点、7—后锚点、8—行走轨道、9—加筋板、10—梯形耳板、11—斜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斜拉桥组合梁施工桥面吊机的具体结构为:
包括两组主桁1、横联杆件2、液压提升系统3以及设置在主桁1两侧用于吊装移动钢箱梁接缝处的混凝土桥面板4的环链式电动葫芦5,其中:每组主桁1为由上纵梁101、下纵梁102、立柱103及斜撑104相互连接组成的菱形桁架,两组主桁1之间通过横联杆件2连接,主桁1通过前支点6和后锚点7固定于已安装好的梁段上,主桁1是桥面吊机的主要承重结构;液压提升系统3设置在主桁上纵梁101上,由储索盘303、导索架302、液压钢绞线千斤顶301、钢绞线304及提升扁担梁305依次连接组成,用于提升吊装组合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5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