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注射成型连续式烧结炉脱脂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421.X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申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F27B5/04;F27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21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注射 成型 连续 烧结炉 脱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尤其涉及金属注射成型用的烧结炉。
背景技术
金属注射成型是由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引入到粉末冶金领域的一种全新的零部件加工技术。粉末注射成型能够象生产塑料一样,一次成型非常复杂的零部件。粉末注射成型是小型复杂零部件成型与加工加工工艺的一场革命。
目前,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厂家都采用传统的热塑性粘结系统(聚脂石蜡、聚脂油、聚脂化合物等),聚甲醛体系等。体系不同,脱脂工艺不同。目前,溶剂脱脂和催化脱脂正在普及推广。体系不同,烧结设备差异很大。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烧结设备为真空烧结炉(设备)。连续式烧结炉目前已经在聚甲醛体系方面获得应用,如公告号为CN201311177的中国实用新型于2009年9月16日公开了一种烧结炉,它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从其进口到出口依次为脱脂段、烧结段和冷却段,该脱脂段、烧结段和冷却段为直线式排列;脱脂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炉门,脱脂段与烧结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炉门,烧结段与冷却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炉门,冷却段的出口处设置有炉门;所述脱脂段与烧结段均设置有加热装置,冷却段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脱脂段、烧结段和冷却段均设置有传动机构。其采用直线式结构,将传统的MIM工艺中脱脂、烧结、冷却等单一工序集成为综合工序。
但连续式脱脂烧结设备技术不够成熟,存在很多问题。现有蜡基、塑性体系,连续式烧结设备主要问题为脱脂段设备密封及气流供气不合理,产品均匀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金属注射成型连续式烧结炉的脱脂段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密封、气流不合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注射成型连续式烧结炉脱脂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脱脂段设有至少一根惰性气体管道,所述惰性气体管道的出气口分段设置在脱脂段炉膛内,同时脱脂段设有至少一根控碳气体管道,所述控碳气体管道的出气口分段设置在脱脂段炉膛内。
作为优选,所述惰性气体管道从脱脂段左端进入炉膛,所述控碳气体管道从脱脂段右端进入炉膛,所述惰性气体管道及控碳气体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作为优选,所述脱脂段设有至少两个连通炉胆与炉体外空气的冷却通气孔,该冷却通气孔为可关闭及调节通气量的可调通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控碳气体管道内的控碳气体采用脱碳性气氛,该脱碳性气氛为H2或者H2O或者氨分解气体或者CO2或者O2也或者是上述气体的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脱脂段下方设置积蜡罐,所述积蜡罐上设有接蜡口、惰性气体入口及排空阀。
作为优选,所述脱脂段设置有烧结尺寸图象采集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脱脂段采用碳化硅发热体发热。
作为优选,所述脱脂段设有一主测温热电偶及一跟踪测温热电偶,所述主测温热电偶及及跟踪测温热电偶与控制柜连接,控制柜上设有一跟踪超温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脱脂段与后方烧结段的连接部上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采用上开口或侧开口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脱脂段分段增设惰性气体管道,管道可根据需要在不同温区进行流量及气流方向调节,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密封、气流不合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连续式烧结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脱脂段惰性气体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脱脂段冷却通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脱脂段积蜡罐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缓冷段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冷却段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冷却段进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冷却段进气管道中布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9为温度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温度报警装置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连续式烧结炉,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为金属注射成型连续式烧结炉,其包括一组合式炉体,所述炉体的炉头设有可升降炉门和进料口6、炉尾设有可升降炉门和出料口60,所述炉体从炉头到炉尾依次设置有脱脂段1、烧结段2、缓冷段3、冷却段4。所述炉体结构为网带炉或者步进梁式连续炉;采用推舟结构烧结炉时,料舟尺寸与炉膛温度呈整数倍关系。
所述进料口6与出料口60之间采用外置循环机构。该外循环机构采用链轮、皮带或齿轮传动机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油漆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污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