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轴式破碎机的石铁混合破碎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591.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敏;刘劲松;马正韬;李建华;周远松;严合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轴 破碎 混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轴式破碎机的石铁混合破碎腔结构,属于破碎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轴式破碎机即立式冲击式破碎机,其破碎的核心部分为转子体,在转子的外围设有破碎腔,在破碎腔内安装有承受撞击的铁砧,当物料被分料器送入转子体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进入不同的发射流道,并在离心力下加速到60-75m/s速度抛射出去,冲击到破碎腔的内壁上,进行强烈的自粉碎。现有立轴破碎机的破碎腔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破碎腔内壁设置便于形成料垫的凸起,形成为石打石破碎腔,这类破碎腔主要用于给物料整形,存在破碎效果差的缺点;另一种是破碎腔内设置铁砧,使之形成石打铁破碎腔,这类破碎腔主用于制沙,存在破碎腔维护频繁、质量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用、破碎效果好、便于维护的立轴式破碎机的石铁混合破碎腔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立轴式破碎机的石铁混合破碎腔结构,它包括破碎腔,在破碎腔内连接有耐磨件,耐磨件由相互连接的侧保护板、上连接板和筋板构成,侧保护板与破碎腔的侧板贴合,上连接板与破碎腔的上保护板贴合,筋板的形状为有一角为直角的多边形,筋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侧保护板和上连接板连接。
在上连接板与破碎腔的上保护板上开设有通孔,上连接板与破碎腔的上保护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耐磨件的数量为1-60块,在每块耐磨件上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筋板。
耐磨件的数量为20-40块,在每块耐磨件上设有一块筋板。
耐磨件安装在破碎腔的上半腔体部分。
在两块耐磨件之间设有缝隙。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破碎腔内设置耐磨件,耐磨件既包括侧保护板也包括垂直的筋板,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即可实现石打铁的碰撞,形成较好破碎效果,也可在破碎腔内形成料垫,起较好的破碎腔保护效果,两者的结合有效提高了破碎物料的整体性能;耐磨件通过螺栓连接在破碎腔的上保护板上,这样的活动连接链接结构便于破损耐磨件的更换;耐磨件可以制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制作为多块的组合结构,但考虑到可针对磨损件进行更换,建议采用多块结构。同时申请人发现,破碎腔的上半部分的磨损较下半部分更为严重,因此将耐磨件设置在破碎腔的上半区域,这样既可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也可减轻破碎腔重量和制作成本,在两块耐磨件之间设有缝隙,这样更方便料垫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在破碎腔1内连接有耐磨件2,耐磨件2由相互连接的侧保护板3、上连接板4和筋板构成,其可采用一体的铸造件,在安装到位后,侧保护板3与破碎腔1的侧板贴合,上连接板4与破碎腔1的上保护板贴合,筋板的形状为有一角为直角的多边形,优选直角梯形,筋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侧保护板3和上连接板4连接。耐磨件2的连接方式是在上连接板4与破碎腔1的上保护板上开设有通孔,上连接板4与破碎腔1的上保护板通过螺栓6相互连接。
耐磨件2可以为一个圆环状的整体,在其上设置多块的筋板。但为便于后期的维护,耐磨件2优选20-40块分开设置的小块,在每块耐磨件2上设有一块筋板,在多块耐磨件2安装后,在两块耐磨件2之间设有缝隙,这样更方便料垫的形成。同时因破碎腔易磨损部位为破碎腔上半区域,为降低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和整机重量,耐磨件2安装在破碎腔1的上半腔体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