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595.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韬;盛小丽;蒋珍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2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脱硫 废水处理 澄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属于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法,简称FGD)作为当今世界技术最成熟、脱硫实际运行效率最高和应用最广泛的脱硫工艺,广泛地用于燃煤脱硫系统。而FGD系统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脱硫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此类废水即脱硫废水。而该类脱硫废水,含有的大量杂质,如大量的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且废水具有以下特点:浊度高,悬浮物含量大,含大量重金属物质,含F-,呈酸性,Cl-含量高,对设备腐蚀性大,而作为该类脱硫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设备——脱硫废水澄清器,就该类脱硫废水澄清器,国内许多单位做了研制,如装有斜板的澄清器、压力式澄清器、甚至带滤料形式的澄清器,而就这些设备而言,一直存在着设备结构设计不完善、操作维护量大、出水效果不佳、污泥浓缩不利于后续的污泥脱水、设备耐腐蚀性不足以适应废水水质等诸多缺点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加强絮凝效果,加快沉淀时间,强化污泥的浓缩效果,有利于后续污泥脱水的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包括池体、旋流筒、进水管和出水管,旋流筒安装在池体的顶部,进水管与旋流筒连通,池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溢流堰,出水管与该出水溢流堰连通,池体的底端具有向其中心呈收拢状的底板,底板的中心处设置有泥斗装置,该泥斗装置的外壁为向其中心呈收拢状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池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的池体的顶端设置有桥架平台。
进一步,所述的池体外壁的顶部上安装有可手动取样于垂直方向上各功能区的取样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管的轴向方向与旋流筒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与池体横截面的夹角α为8°~15°。
进一步,所述的泥斗装置的外壁与池体横截面的夹角β为50°~70°。
进一步,所述的池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出水溢流堰的表面为多个三角形堰口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强化了絮凝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旋流筒内脱硫废水是螺旋状下降的,在旋流筒内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8~15min,脱硫废水中的颗粒物的直径和体积能够逐渐增大,加强了其絮凝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将水从颗粒物中分离出来。
2、本实用新型加快了沉淀时间,由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直径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大体积的污泥颗粒加快了沉降速度,缩短了沉降时间,有利于污泥沉降。
3、本实用新型强化了污泥的浓缩效果,由于底板和泥斗装置的外壁呈向其中心收拢状的结构,在重力作用下,一方面有利于污泥的收集,另一方面,强化了污泥的浓缩作用,有利于后续污泥脱水。
4、出水溢流堰的表面为多个三角形堰口结构,此种结构能够尽量减少对水流的干扰,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出水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脱硫废水在旋流筒中的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江南电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皮革衣料
- 下一篇:高效TDD/TDMA信道动态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