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散水流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7983.6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傅炳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B05B1/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散 水流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散水流喷头。
背景技术
水流喷头因其功能作用,具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为水流通过后形成发散状的喷头。中国专利号:ZL 200720071172.3 公开一种螺旋水流喷头,包括一管状壳体,该壳体中有一转筒,该转筒外缘具有呈螺旋上升形状的槽体,该槽体的上端开口位于转筒顶端,槽体的下端开口位于转筒底端;该转筒穿设于一转轴上,且该转轴下端活动连接于一壳座上,该壳座也是筒体结构,壳座上端与壳体下端连接,且壳座内腔上端与槽体下端开口连通。虽然其解决了产生螺旋水流的装置结构复杂、耗费能源的技术问题,但是其水流发散性不足,无法满足均匀喷洒的目的。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发散性好、能够喷洒均匀的新型发散水流喷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发散水流喷头,包括壳体、挡片,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流通道,所述壳体上位于水流通道内设有挡台,所述挡片可拆卸地设于挡台上,所述挡片上沿周侧方向均匀分布地设有一个以上的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螺旋水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位于出水口处设有水流聚集器,所述水流聚集器设有聚集口、发散口、连通聚集口与发散口的水流聚集通道,所述聚集口与出水口连通,所述聚集口的横截面由出水口至水流聚集通道逐渐变小,所述发散口的横截面由水流聚集通道向外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的中部还开设有一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为圆形,所述挡片为圆形。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螺旋水流喷头相比,本新型发散水流喷头设有一可拆卸的挡片,挡片的周侧均匀分布地设有多个螺旋水流通道,从而达到多道水流的螺旋输出,从而形成更具发散性的水流喷雾;进一步的,在出水口处设有水流聚集器,通过圆锥形的聚集口与发散口,将多道螺旋水流先聚集然后发散,使发散性更好,喷洒更均匀;进一步的,在挡片的中部还开设有一通孔,可以让水流直接通过,从而进入水流聚集器,在螺旋水流与水流聚集器的共同作用下,向中间发散,使发散性更好,喷洒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发散水流喷头,包括壳体1、圆形挡片2,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连通进水口11与出水口11的圆形水流通道13,所述水流通道13周侧下部向内延伸地形成台阶式挡台14,所述挡片2可拆卸地设于挡台2上靠近进水口11的一端,所述挡片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有四个的连通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的螺旋水流通道21,所述各螺旋水流通道21为开设于挡片2圆周表面的槽,所述挡片2的中部还开设有一连通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的通孔22。所述壳体1上位于出水口12处设有水流聚集器3,所述水流聚集器3设有聚集口31、发散口32、连通聚集口31与发散口32的水流聚集通道33,所述聚集口31与出水口12连通,所述聚集口31的横截面由出水口12至水流聚集通道33逐渐变小,所述发散口32的横截面由水流聚集通道33向外逐渐变大。
上述水流通道与挡片的形状圆形为最佳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方形、多边形等不同形状;上述螺旋水流通道四条为最佳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上述水流聚集器可以与壳体用焊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
与现有的螺旋水流喷头相比,本新型发散水流喷头设有一可拆卸的挡片,挡片的周侧均匀分布地设有多个螺旋水流通道,从而达到多道水流的螺旋输出,从而形成更具发散性的水流喷雾;进一步的,在出水口处设有水流聚集器,通过圆锥形的聚集口与发散口,将多道螺旋水流先聚集然后发散,使发散性更好,喷洒更均匀;进一步的,在挡片的中部还开设有一通孔,可以让水流直接通过,从而进入水流聚集器,在螺旋水流与水流聚集器的共同作用下,向中间发散,使发散性更好,喷洒更均匀。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7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