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8140.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荣鸿伟;郁华军;谢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工作 辊换辊 限位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所述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用于轧钢自动控制时,对工作辊换辊过程中的安装精度进行辅助限位控制。
背景技术
在冶金企业轧钢自动控制方面,对于工作辊换辊过程中的安装精度的定位控制,目前采用限位控制是相对较为简洁有效的一种控制方式。为此,在冶金企业热轧现场大量采用了限位控制的方式。即,工作辊换辊过程中,载有待换工作辊的小车沿一规定轨道运行,小车所载的工作辊需保持一定位置,为此,须采用限位开关或传感器对工作辊在小车上的位置予以限位控制,以便在更换安装所述工作辊时不会出现距离偏差。
在采用上述限位控制方式对工作辊在小车上的位置予以限位控制时,对于其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限位开关或传感器对不同限位的感应距离存在差异,故对于涉及限位的限位开关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控制是保证现场实行大量限位稳定使用的关键。
例如,在1880热轧换辊系统中,虽然同样采用了大量的限位开关或传感器的限位控制,但是由于在工作辊换辊过程中,设备对于其安装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在现场实际的限位开关或传感器的限位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位置因现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形而出现一定的偏差,由此,导致在目前的换辊过程中,限位开关或传感器由于限位感应异常导致无法满足正常换辊的要求。
其次,在对限位开关或传感器限位异常后的处理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的限位开关或传感器限位安装一般采用了螺丝固定的方式,一旦发生变形(撞击等)也会影响后续的处理,并影响到轧线作业效率及维护工作量。另外,目前现场换辊的特点是设备动作频繁、固定装置容易变形。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换辊限位安装方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所述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可有效改善安装的位置偏差导致的限位精度,同时,可有效降低限位维护的工作量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安装于热轧现场工作辊换辊用载辊小车轨道途径旁侧,采用限位开关或传感器对小车上工作辊的被测位置与限位开关或传感器的距离进行控制,以便在后续更换安装所述工作辊时不会出现距离偏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包括:
基座11,
安装于基座11上、面向工作辊换辊用载辊小车轨道的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
所述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可在所述基座11上移动并固定,所述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上设置限位定位孔3,工作面面向工作辊换辊用载辊小车轨道的传感器7安装于限位定位孔3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定位孔3上部设置以连接销4为支点可转动的弧形卡箍1,配合螺栓8固定传感器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箍1的开放端设置卡口2,用于卡住并固定于所述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
为固定所述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限位定位孔3中、工作面面向工作辊换辊用载辊小车轨道的传感器7,在限位定位孔3上部,采用单面弧形的设计,可以有效对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进行定位安装,在对涉及的辅助限位安装保护装置的设计上,采用弧形卡箍1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在限位安装时的安全性。
另外,弧形卡箍1可采用较软的材料,改善了限位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安全性。一旦弧形卡箍1自身需要更换时,由于采用了弧形卡箍1的开放式设计,可大大降低更换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箍1的侧边部设置定位凸台6,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位并卡止于所述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
弧形卡箍1上设计了定位凸台6,可保证限位安装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箍1呈臂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放式工作辊换辊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为L型,其L型底面设置E型定位槽9,由定位螺丝10通过所述E型定位槽9将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固定于所述基座11底面上,由移动定位螺丝10在所述E型定位槽9中的位置,即可微移动限位定位机构基座5。
由此,采用了E型定位槽9的设计,可以满足限位与被测装置在发生距离异常时(检测信号不好)对其距离的调整,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基座位置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8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