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敷无机复合材料的直流输电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8187.4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余占清;戴梦婷;高雷;田丰;李敏;何金良;曾嵘;谢竟成;刘磊;李锐海;张波;季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复合材料 直流 输电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涂敷ZnO压敏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输电导线。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现象是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中需要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一方面,电晕会产生电能损耗会增加输电成本,另一方面,电晕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和空间离子流会影响周边电磁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电磁环境问题愈加引人关注,尤其在特高压直流工程中,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电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倾向于采用主动控制措施,使极导线表面场强更加均匀,从而抑制电晕的产生,降低无线电干扰。其中一个措施是对极导线表面施加涂料来抑制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和电流传播,其主要基于两个思路,其一为采用涂料改变极导线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使极导线表面更光滑或更难产生场致发射,其二为改变极导线表面的电学特性,使周围电场更加均匀,不利于电晕放电的产生。
一般而言,单组分材料很难同时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多聚合物绝缘良好、可加工性强、力学强度高,但介电常数普遍偏低;无机材料铁电陶瓷介电常数高(可达2000),但脆性大、加工温度高、与目前集成电路加工技术不相容。因此,高介电性能的无机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制成为一种主要的解决途径。一般这种复合介电材料分为电场决定电导(electrical field-dependent conductivity FDC)材料和电场决定介电常数(electrical field-dependent permittivity FDP)材料两种。其中,FDC材料的填料需要具有非线性的电导率,在低场下电导率较低,表现为聚合物基体的绝缘性,在高场下介电常数增加,可以疏散空间电荷,避免空间电荷引起电树老化,破坏材料的绝缘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科学研究成功制成了无机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也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并提出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模型。该复合材料由无机陶瓷填料和聚合物填料通过混合、硫化而成。迄今开发出的无机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选用的聚合物填料有聚四氟乙烯(PTFE)、聚氯乙烯(PVC)、聚酞亚胺(PI)、聚苯硫(PPS)、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甲基丙烯酸甲醋(PMMA)和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VDF-TrFE)等,通常选择环氧树脂等高电阻率、低损耗材料;所选用的无机陶瓷填料有TiO2、BaTiO3、MgTiO3-CaTiO3、PZT、BaTiO3、PbO、ZrO、SnO、各种形态的Al2O3、SiO2以及AlN,通常选择BaTiO3、锆钛酸铅、Al2O3,ZnO或SiC。其中ZnO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因此常被使用涂敷在输电导线上。
以ZnO陶瓷作为填料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纯ZnO/聚合物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具有非线性的介电性能,但由于其中的ZnO填料具有阻挡电晕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电晕老化性能,但击穿强度会有所下降。另一类是ZnO压敏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主要利用其非线性的伏安特性起到对空间电荷的疏导作用。
为了进一步抑制电晕产生,抑制无线电干扰,基于ZnO压敏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的原理和方法,改善后提出一种涂敷ZnO压敏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输电导线具有非常突出的工程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ZnO压敏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输电导线,通过选择ZnO压敏陶瓷和聚合物的具体成分和配比,以实现极导线表面的场强更加均匀,从而抑制电晕产生,降低无线电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涂敷无机复合材料的直流输电导线,其特征在于,该输电导线由钢芯铝绞线及敷裹于该钢芯铝绞线外表面上的无机复合材料涂层所组成;所述的钢芯铝绞线选用LGJ-6×630/45或LGJ-6×720/50两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涂层厚度可为0.1-1mm。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8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和频段切换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上实现锁基站的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