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钛自耗电极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9994.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常可;陈德明;周小兵;潘新福;马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电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海绵钛自耗电极模具。
背景技术
海绵钛布氏硬度是海绵钛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是将海绵钛颗粒压制成自耗电极,放入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熔炼,形成海绵钛钛锭后,进行海绵钛布氏硬度及杂质成分检测。压制自耗电极是将海绵钛颗粒放入自耗电极模具中,再经500t油压机压制成形。
目前海绵钛厂家一般使用的海绵钛自耗电极模具是由上凸模、下凸模、凹模、平台、垫块和托架组成,电极在模具中压制成形需要4~5名员工,压制一件电极平均需用30分钟左右;且压制电极的模具精度低,压制电极时,不能自动垂直对正,压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模具偏载,压出的电极常出现中空现象;自动化程度较低,压制电极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人员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海绵钛自耗电极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海绵钛自耗电极模具,包括上垫板、上凸模、凹模、下凸模以及模具固定底座,所述凹模安装在所述模具固定底座上,所述下凸模嵌入至所述凹模的成型腔中,所述上凸模安装在上垫板上,所述上凸模嵌入至所述凹模的成型腔中并与所述下凸模配合,还包括下凸模底座,所述凹模与所述模具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所述下凸模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凸模底座上,所述下凸模底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间内。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凸模底座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组装板,所述组装板安装在所述上垫板上并将所述上凸模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可滑动的下凸模底座,因此当成型完毕后,只需向上滑动凸模底座即可使下凸模顶出成型件。下凸模底座上可设置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与油压机相连,因此当油压机开启上凸模时,可以顺带驱动连杆机构使得下凸模底座向上运动,从而完成自动脱模。这样就避免了人工脱模,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上凸模通过组装板与上垫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上凸模在电极压制过程中稳定性增强,模具的安全性能和电极质量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上垫板1、凹模2、下凸模3、下凸模底座4、上凸模5、连杆机构6、模具固定底座7、间隔空间8、组装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垫板1、上凸模5、凹模2、下凸模3以及模具固定底座7,所述凹模2安装在所述模具固定底座上,所述下凸模3嵌入至所述凹模2的成型腔中,所述上凸模5安装在上垫板1上,所述上凸模5嵌入至所述凹模2的成型腔中并与所述下凸模3配合,还包括下凸模底座4,所述凹模2与所述模具固定底座7之间设置有间隔空间8,所述下凸模3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凸模底座4上,所述下凸模底座4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间8内。下凸模底座4可通过以下方式设置,在间隔空间8设置导柱,即将导柱设置在凹模2与所述模具固定底座7之间,然后将下凸模底座4安装在导柱上,由此即可实现上下运动。当然,还可以通过安装滑块模式使得凸模底座4上下运动。上凸模5和下凸模3嵌入到凹模2的成型腔中后均可以上下运动。在实际生产时,当海绵钛自耗电极成型完毕后,开启上凸模5,然后使下凸模底座4向上运动,带动下凸模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海绵钛自耗电极从凹模2中顶出。下凸模底座4可使用动力设备控制运动,一般利用油压机即可。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连杆机构6,所述连杆机构6设置在所述下凸模底座4上。连杆结构6与油压机相连,即连杆结构6的运动通过油压机驱动。连杆机构6具有一定的转动行程,在油压机驱动过程中,其位移没有超过转动行程时,连杆机构6不能拉动下凸模底座4。具体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本模具:
1、操作油压机提起上凸模5直到离开凹槽2模块一定高度,小于连杆机构6的转动行程;
2、人工将标准的海绵钛颗粒装入凹模2内;
3、操作油压机将上凸模5放入凹槽2,并压制成型;
4、操作油压机提起上凸模5,超过连杆机构6的转动行程后,通过连杆机构6将下凸模3提起,将凹模2中的钛棒顶出,完成脱模;
5、操作油压机将下凸模3送回原位,并准备下一次加料压制。
为了使上凸模5更加稳固,如图1所示,还包括组装板9,所述组装板9安装在所述上垫板1上并将所述上凸模5固定在所述上垫板1上。此时,上凸模5与组装板9和垫板1形成一个整体,使上凸模5在电极压制过程中稳定性增强,模具的安全性能和电极质量得到了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9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转向系统中的驾驶员辅助控制
- 下一篇:一种球化包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