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0100.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茂荣 |
主分类号: | F42B4/00 | 分类号: | F42B4/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空 烟花 筒传火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尤指一种具有新型传火口,借由迂回的引火路径提升烟花效果的设计。
背景技术
「图1」所揭示的现有烟花筒包括:一筒身10,为上下开口的管状型态;一底层20,设置于该筒身10最底端,而由土粉压实所构成并设有一喷火孔21;一引火层30,设置各种效果火药于该底层20上方;一隔离塞40,设置于该引火层30上方,而于该隔离塞40的隔离面41至少形成有一传火口42;一弹药层50,设置效果珠及炸药于该隔离塞40上方;以及一封口盖60,设置于该筒身10的上端开口处,以将该弹药层50封闭该筒身10内部。然而,传统上通常会有该隔离塞40的传火口42位于该底层20的喷火孔21的正上方,遂因而形成最短的引火路径,致使后续传火引爆该弹药层50的烟花效果较差,且该喷火孔21通常为小孔径的设计,另造成该引火层30的火焰喷出较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引火路径短致使烟花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其具有引火路径迂回以提升烟花效果的功效,具有加大喷火孔孔径提升引火火焰喷出顺畅度的功效,具有提升封塞工作方便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包括:一筒身,为上下开口的管状型态;一底层,设置于该筒身最底端,而由土粉压实所构成并设有一喷火孔;一引火层,设置各种效果火药于该底层上方;一隔离塞,设置于该引火层上方,而于该隔离塞的隔离面外周缘至少形成有一传火口;一弹药层,设置效果珠及炸药于该隔离塞上方;以及一封口盖,设置于该筒身的上端开口处,以将该弹药层封闭于该筒身内部。
此外,进一步令该喷火孔的开孔面积加大至占该底层总面积的30~60%。又,该隔离塞的隔离面与该封口盖的封口面采用无孔网材制作。
前述的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其中隔离塞呈口型体,而外周缘具有一环形壁面,且该传火口由该隔离面外周缘延伸至该环形壁面,形成一接近该筒身内壁面的L形传火口。
前述的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其中隔离塞中间进一步设有交叉的肋条,该传火口设有穿伸引线。
前述的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其中隔离塞的环形壁面内缘进一步设有数个凸肋,该隔离面中间设有穿伸引线。
前述的升空烟花筒传火构造,其中封口盖的内缘进一步设有肋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引火路径迂回以提升烟花效果的功效,具有加大喷火孔孔径提升引火火焰喷出顺畅度的功效,具有提升封塞工作方便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烟花筒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合剖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塞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塞的又一实施例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封口盖的再一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筒身
20a底层
21a喷火孔
30引火层
40a隔离塞
41a隔离面
42a传火口
43a环形壁面
44肋条
45引线
46凸肋
50弹药层
60a封口盖
61封口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筒身10,为上下开口的管状型态;一底层20a,设置于该筒身10最底端,而由土粉压实所构成并设有一喷火孔21a,且进一步令该喷火孔21a的开孔面积加大至占该底层20a总面积的30~60%;一引火层30,设置各种效果火药于该底层20a上方;一隔离塞40a,设置于该引火层30上方,而于该隔离塞40a的隔离面41a外周缘至少形成有一传火口42a;一弹药层50,设置效果珠及炸药于该隔离塞40a上方;以及一封口盖60a,设置于该筒身10的上端开口处,以将该弹药层50封闭于该筒身10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茂荣,未经吴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0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