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体皮质骨打孔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640147.3 申请日: 2012-11-28
公开(公告)号: CN203107229U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刘晓伟;陈德玉;王新伟;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 刘晓伟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003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皮质 打孔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颈椎、腰椎植骨融合术的经椎间隙椎体打孔器,简称打孔器。

背景技术

经椎间隙植骨融合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颈前路和腰后路手术,而椎间的融合可达到重建脊柱曲度和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目的,且保证手术的远期效果。但一旦发生骨不融合,早期即可导致内固定失败、临近器官和神经损伤,而后期不完全融合所致的椎间不稳会增加植骨吸收、假关节形成的风险,因神经症状再发而需行翻修术的风险亦会大幅增加。因此椎间植骨融合率的提高对于维持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尽管脊柱坚强内固定的应用使得植骨融合率大幅增加,但椎间融合由于接触面相对较小,融合失败和假关节的发生率仍可高达5%-35%。植骨块早期血液供应和后期新生血管的长入是促进椎间植骨融合的重要因素,而植骨块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植骨床。目前主要是通过刮匙或刮刀刮部分皮质骨、显露松质骨的方法增加植骨块的血供,但由于器械与椎体接触面大,术中往往因皮质骨刮除过多而导致大量出血,且长期随访时椎体骨折、植骨块下沉和塌陷的概率较高。减少椎间隙内上下椎体皮质骨破坏的同时不降低植骨床的血供,是保证椎间融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减少皮质骨破坏又可增加植骨块血供的椎体皮质骨打孔器。

前端的椎体穿刺钉1与前杆2为一体化铸造,保证了椎体穿刺钉的强度和牢固程度,且可最大限度避免术中断裂的相关风险。

椎体穿刺钉1为半锥体形设计,垂直面位于最前端,斜坡面位于内侧,尖端锐利,保证其能穿透坚硬的椎体皮质骨。

椎体穿刺钉1的半锥形设计可通过逐层缓冲而达到避免穿刺过深的目的。

前杆2为由钢质材料制成的实心杆,自前端向后端杆的直径逐渐增加,便于打孔器前端进入椎间隙。

前端把柄4和后端把柄5为塑胶一次性塑形,且可通过可拆卸螺钉3与前杆2后端连接、固定,前杆2后端直径及钉道位置固定,便于术中更换前杆2。

后端把柄5由硬质塑料制造,折形设计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杠杆支点,可减轻术者的操作时所用力量.

后端把柄5的外层刻以凹槽并喷涂防滑橡胶,以增加手与把柄间的摩擦力,增加器械的可控性。

考虑到颈椎、腰椎椎间隙间隙的不同,该装置可通过调整椎体穿刺钉的高度、角度及前杆的长度和直径而设计成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主要适用于颈前路经椎间隙植骨融合术和腰椎后路经椎间隙植骨融合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侧面观)。

图中各部位编号说明:1、椎体穿刺钉 2、前杆 3、可拆卸螺钉 4、前端把柄 5、后端把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应用于颈前路经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打孔器。

椎体穿刺钉1的高度为2.0mm,与前杆呈90°夹角;以椎体穿刺钉1的最前缘为起点,该处前杆2的直径为2.5mm,以确保椎体穿刺钉可达椎体后缘,避免椎体下缘靠后方的皮质骨无法打孔;起点以后的前杆直径均匀增大,且距离起点16mm以内的直径均小于5mm,以便于前杆进入椎间隙;与前端把柄4连接的前杆直径和钉道的位置保持恒定,便于更换前杆。

实施例2应用于腰椎后路经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打孔器。

椎体穿刺钉1的高度为3.0mm,与前杆呈90°夹角;以椎体穿刺钉1的最前缘为起点,该处前杆2的直径为3.5mm,以确保椎体穿刺钉可达椎体后缘;起点以后的前杆直径均匀增大,且距离起点32mm以内的直径均小于7mm,以便于前杆进入椎间隙;与前端把柄4连接的前杆直径和钉道的位置保持恒定,便于更换前杆。

两种实例进行操作时,均需先彻底清除椎间隙内的髓核、椎体终板软骨。于椎间隙上方的椎体下缘打孔时,椎体穿刺钉尖端向上为阻力作用点,进入椎间隙的前杆为阻力臂,进入椎间隙的前杆与椎间隙下方椎体前上缘为支点,未进入椎间隙的前杆和把柄为动力臂,手持把柄处为动力作用点,操作者用向下的力进行椎体打孔操作。对椎间隙下方的椎体上缘进行打孔时,椎体穿刺钉向上为阻力作用点,进入椎间隙的前杆为阻力臂,前杆与椎间隙上缘椎体前下缘交点为支点,未进入椎间隙的前杆和把柄为动力臂,手持把柄处为动力作用点,操作者应用向上的力进行椎体打孔操作。

本设计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时简便、安全,且可通过调整打孔深度和打孔数量而控制对于椎体皮质骨的损伤和植骨床的血供,进而达到促进植骨愈合、减少远期并发症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伟,未经刘晓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0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