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装配工位的防静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1684.X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许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晶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A61N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装配工 静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产品装配工位的防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产品集成化迅速提高,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器件尺寸的变小和芯片内部的氧化膜变薄,使元器件承受静电放电的能力下降而成为静电敏感器件。在电子产品装配中,从元器件的预处理、贴装、焊接、清洗、测试等工序,由于接触、分离、摩擦、碰撞、感应等作用,都会使元器件、组件、产品接触静电而产生ESD,而电子产品组装中静电敏感器件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一般为几百伏,最好的也只在数kV,静电放电会造成元器件的损伤,他主要表现两类:一类是造成整个元器件的失效和损坏,称硬击穿;另一类是造成元器件的轻微击伤,降低元器件的性能参数,称软击穿;软击穿危害比硬击穿危害更大,因为静电放电对元器件的损伤是在不知不觉的状况下发生的,遭到静电轻微击伤后,在装配的检验工序中并不能被发现而是等到产品正式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发展为器件的完全失效,其后果将更加严重。而静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要想彻底消失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降低静电危害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静电危害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装配工位的防静电装置。
一种电子产品装配工位的防静电装置,包括一工作台3、铺垫在工作台面的ESD垫子1以及安装在工作台3一侧的防静电的ESD腕带2;通过对操作人员佩带ESD腕带2接地、工作台面铺垫ESD垫子1接地以及机器、工作台等金属物体直接接地线的方式消除静电。
操作人员佩带ESD腕带2包括基带2.4、接地体2.5、位于接地体上的上扣件、位于基带2.4上的下扣件2.2,上扣件2.1与下扣件2.2之间设有弹簧2.3;ESD垫子1为二层结构,表面层为静电耗散层,底层为导电层。
所述上扣件2.1、下扣件2.2及弹簧2.3均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ESD垫子1材质由导静电材料、静电耗散材料及合成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降低静电危害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静电危害的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电子产品装配工位的防静电装置,包括一工作台3、铺垫在工作台面的ESD垫子1以及安装在工作台3一侧的防静电的ESD腕带2;通过对操作人员佩带ESD腕带2接地、工作台面铺垫ESD垫子1接地以及机器、工作台等金属物体直接接地线的方式消除静电。
操作人员佩带ESD腕带2包括基带2.4、接地体2.5、位于接地体上的上扣件、位于基带2.4上的下扣件2.2,上扣件2.1与下扣件2.2之间设有弹簧2.3;ESD垫子1为二层结构,表面层为静电耗散层,底层为导电层。
所述上扣件2.1、下扣件2.2及弹簧2.3均采用金属材质。
所述ESD垫子1材质由导静电材料、静电耗散材料及合成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操作工作台面上铺垫有ESD垫子1、操作人员佩带ESD腕带2以及将机器、工作台3等金属物体以直接接地线的方式消除静电,在1s内将静电泄漏,电压降至100V以下,满足电子元器件的装配接触要求,最大程度地保护电子元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晶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晶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水优盘
- 下一篇:大电流设备连接过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