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RM的公交车自动翻转逃生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1733.X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纪明宇;于鸣;任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B60R21/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m 公交车 自动 翻转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RM的公交车自动翻转逃生窗。
背景技术
很多公共汽车的车窗是封闭固定,不能推开。这种设置密封性很好,可以节省能源,提高乘坐的舒适性。但是,一旦汽车出现重大灾害,如,公共汽车发生的火灾具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是火势蔓延迅猛,其次是人员疏散困难。大量的乘客都想从车门逃生是很困难的,最方便的是打碎车窗逃生,而我国现有的普通公共汽车的窗户一般为推拉式玻璃,即使推到极限位置,窗口也很小,身材高大的人很难钻出去,当车内发生危险时,由于人们惊慌、拥挤,常常无法打碎玻璃,延误逃生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即便能够打碎玻璃也存在二次划伤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以上不足之处,公开一种基于ARM的公交车自动翻转逃生窗。如果公交车发生火情或其他意外事故,就会触发车内报警器,同时车外窗会自动打开,乘客能及时逃出车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如下:
一种基于ARM的公交车自动翻转逃生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ARM控制单元、报警器、逃生窗、外窗支架、电动机和翻转机构,外窗支架安装在车体的窗框上端,翻转机构安装在车体的窗框下端,逃生窗安装在翻转机构上,电动机与翻转机构连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水平仪、碰撞传感器和温度探测器,电动机、报警器、烟雾传感器、水平仪、碰撞传感器、温度探测器分别与ARM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执行速度快、功耗低、安全可靠,稳定性强的优点,降低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附图举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ARM的公交车自动翻转逃生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ARM控制单元1、报警器2、逃生窗3、外窗支架4、电动机5和翻转机构6,外窗支架4安装在车体的窗框7上端,翻转机构6安装在车体的窗框7下端,逃生窗3安装在翻转机构6上,电动机5与翻转机构6连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烟雾传感器8、水平仪9、碰撞传感器10和温度探测器11,电动机5、报警器2、烟雾传感器8、水平仪9、碰撞传感器10、温度探测器11分别与ARM控制单元1电信号连接。所述的ARM控制单元1采用ARM10H0230芯片。一旦使用,逃生窗3向下翻转,翻转后最低点与车底部连接。逃生窗3可以在0---180度得范围内转动,且能在转角范围内的任意的角度定位,支持手动控制及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杂环取代苯并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输液自动警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