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柔性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3111.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强;张冠颖;周建成;张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牟县供电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H01B7/295;H01B7/00;H01B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14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防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瓷化硅橡胶防火软电缆,属于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防火电缆,由外到内主要有外护套、包带、填充物、绝缘、耐火层、导体等结构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防火电缆的防火层通常采用云母带直接绕包在导体表面,电缆一旦燃烧,构成电缆的所有有机材料将化为灰烬,而欲保持“线路的完整性”靠的就是云母带,因而云母带的选材和加工工艺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对于弯曲半径较小、软结构的电缆不宜制造,因导体表面不平整,耐火云母带很难紧密服帖地绕包在其表面上,同时,线芯较柔软,截面较小,绕包张力很难控制适当,线芯摆动较大,云母层易脱落,云母不能完全烧结在铜线表面,极易造成耐火性能试验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耐火电缆的现状和问题,提供一种不采用防火云母带绕包的高柔性防火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柔性防火电缆,所述高柔性防火电缆由多个电缆内芯和防护外层构成,所述防护外层包绕在多个电缆内芯外面,在多个电缆内芯之间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电缆内芯包括导体线芯、耐火层和绝缘层,所述防护外层包括防火内护层和防火外护层。
所述导体线芯是由若干根直径相同的软铜线有规则的绞合而成;所述耐火层由合成矿物耐火复合带加工而成;所述绝缘层由交联聚烯烃无卤绝缘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填充物由无碱玻璃纤维绳组成;所述防火内护层由无卤低烟高阻燃玻璃丝带组成;所述防火外护层由高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导体线芯是由若干根直径相同的软铜线有规则的绞合而成,具有柔软、承载电流大等优点;耐火层由合成矿物耐火复合带加工而成,不含有机高分子绝缘材料,从而排除碳粒的产生;绝缘层由交联聚烯烃无卤绝缘材料加工而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体积小、高绝缘性能、无卤低烟等性能;保护层采用无卤低烟高阻燃材料;填充物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材料,防火内护层由无卤低烟高阻燃玻璃丝带组成,防火外护层由高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使电缆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油、阻燃、无卤低烟等优点,燃烧时无腐蚀性和毒性物质和气体产生、无污染、环保等性能。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防爆系统和设备、火灾危险区域、高温场合、地下线路以及要求特别安全的设施等场合,作输配电能之用,具有防火、耐低温、耐腐蚀、载流量大、机械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良好的接地性能、防水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尤其对弯曲半径要求较小,要求柔软强度较高的场合尤为适用。
本实用新型与普通防火电缆相比更具有耐磨损、耐扭曲、抗老化、抗撕裂、耐腐蚀等特性,柔软性及抗拉性能强,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较强,保证了在火灾中通讯和电力线路的畅通,为生命和财产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利用绝缘层以及防护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提高了防火电缆的质量稳定性,为防火电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高柔性防火电缆,由多个电缆内芯和防护外层构成,防护外层包绕在多个电缆内芯外面,在多个电缆内芯之间设置有填充物4,电缆内芯包括导体线芯1、耐火层2和绝缘层3,防护外层包括防火内护层5和防火外护层6。其中:导体线芯(1)是由若干根直径相同的软铜线有规则的绞合而成,耐火层2由合成矿物耐火复合带加工而成,绝缘层3由交联聚烯烃无卤绝缘材料加工而成,填充物4由无碱玻璃纤维绳组成,防火内护层5由无卤低烟高阻燃玻璃丝带组成,防火外护层6由高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防爆系统和设备、火灾危险区域、高温场合、地下线路以及要求特别安全的设施等场合,作输配电能之用,与普通防火电缆相比具有高强度的柔软性能、环保安全的防火性能以及优良的使用性能,保证了在火灾中通讯和电力线路的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牟县供电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牟县供电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3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