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电磁感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530.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康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雪涛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0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刘曾剑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 电磁感应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即热式电磁感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水器一般都是采用电阻加热原理来将水加热的方式。一般采用的电热元件也称作电热管,电热管就是把电热丝(一般是钨丝之类的电热材料)用陶瓷之类的耐高温绝缘材料包裹,外面再用不锈钢管或者铝管铜管等金属管包裹,防止陶瓷爆裂,工作时将电热管置入水箱内,电热管直接对水箱内的水通过热传导加热。
如果采用小功率的电热管泡在大容积的水箱里面的电热水器,就叫储水式电热水器,这种电热水器目前属于电热水器领域的主流产品。因为人们认为可以先通电把大容积水箱里面的水加热到较高温度,再关闭电源,用水箱里面的热水混合自来水管的冷水到合适的水温来洗澡。这样比较安全。不会触电。它的缺点是要提前通电加热水箱里面的水,一般在冬季大的容量的水箱可能要加热半小时以上。另外人多的家庭有可能加热的水不够用,需要再加热再等待,或者人少的家庭一箱水可能又用不完,这样水箱里面的水会自己冷却,造成电能的浪费。另外一种大功率的电热管泡在小容积的水箱里面的电热水器就因此而产生,叫快热式电热水器。或者即热式速热式电热水器。它可以一边通电加热,一边洗澡。不用等待,也不会浪费电能。因为水箱小,整个机子的体积小,外型美观。也在这个行业逐步发展。但是一边通电加热,一边洗澡,如果电热管爆裂漏电,后果不堪设想。因为电热管在通电的时候,其外表面的金属管的温度达到500度以上甚至更高,这样水中的碳酸钙会积聚在金属管的表面,形成结垢,这层水垢会阻止电热管里面的热量传导给水,电热管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出去,就会造成电热管爆裂,爆裂的电热管里面的带电的电热丝就会把电带在水里面。造成洗澡人触电。这样的事故经常发生。为了减少这个情况的发生,就要求这种电热水器水箱体接地,并且安装漏电保护器。如果水里带电,要尽快把电通过接地泄露到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去。所以这类电热水器属于I类器具,即它的安全必须有可靠接地。即使这样还是很多触电事故发生,因为建筑物的接地并不是那么可靠的情况大有存在。因此现在一些厂家推出一种叫防电墙的零件加在进出水两端,来衰减水里面的电压。防电墙是一种简称,它确切的表述法应该是水电阻衰减隔离法。防电墙就是利用水本身具有的电阻(国际标准规定自来水在15℃时电阻率应大于1300Ω.cm),通过使用塑料绝缘材料延长水路的方法,将水里面的电衰减到很小的电压电流。这样即使人接触到这样小的电压电流,也不会造成伤亡。即使如此,但还是没有彻底杜绝触电事故发生。要不然就是说建筑物接地年老失修,接地系统不可靠;要不然就是水质污染,水里面含有导电的离子,防电墙遭到污染。等等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好的即热式电磁感应热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即热式电磁感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外壳、水箱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热水器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相互隔离的水箱腔和电路腔;所述水箱可抽出地设置于所述水箱腔内,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电路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有两组,每组电磁加热装置分别包括线圈、电路板、散热器、风扇和按键显示板,其中两组所述线圈包括位于所述水箱腔前方的前线圈和位于所述水箱腔后方的后线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热水器外壳包括相互组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设有内壳单元,所述前壳、后壳和内壳单元由电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前壳、后壳及内壳单元将所述电路腔分成位于上部的散热器空间、位于前下部的前线圈空间和位于后下部的后线圈空间,所述散热器空间与前线圈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前线圈空间与后线圈空间通过所述内壳单元左右两侧的内壳侧通道连通;所述后壳的背面设有后封板,该后壳的背面与后封板之间具有后进风槽和后出风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两组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前壳的上部,两组散热器和两组风扇分别固定在两组电路板的背面,所述前线圈固定在所述前壳的下部内侧,两组所述按键显示板固定在所述前壳的下部外侧;所述后线圈固定在所述后壳的下部内侧,所述后壳的上部设有对应于所述风扇的风扇吸风口,所述后壳的下部设有对应于所述后线圈的线圈出风口,所述风扇吸风口与线圈出风口之间设有冷热风隔板,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上部设有侧进风口和侧进风槽,下部设有侧出风口和侧出风槽;所述前壳的侧壁与所述后壳的侧壁之间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槽口处设有进风格栅和出风格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雪涛,未经康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赶黄祛斑胶囊中丹酚酸B的质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燃烧炉的空气预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