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637.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敏;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出 料及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物料的储存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储罐装置包括一个简单的罐体和进出口阀门,同时外部有外盘管,用于给罐体升温或降温。物料由泵通过罐体顶部阀门进入,由底部阀门出料,因此,后一批进入罐体的物料就会在前几批物料上层,而通过从外盘管通入蒸汽,受热的往往只有贴紧罐体的部分,如此便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物料上下不均匀,出现质量波动;如果罐体温度到达物料凝固点,底部物料就会比上层物料先凝固,无法出料;加热过程中,由于物料局部受热,会导致物料发黄、结焦或者碳化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卸车完后,易冻物料会在管道中冻结,导致下次无法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进出料可控,且可实现物料循环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罐体,罐体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出料口阀门连接,出料口阀门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齿轮泵、进料阀门连接,齿轮泵出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尾料排放阀门和另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另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出料阀门和循环阀门连接,循环阀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罐体顶部的进料口。
作为优化,尾料排放阀门处的管道直径为25mm,其余管道直径为50mm。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其具有以下有点:
1、通过循环,有效解决物料上下层不均匀的现象,减少质量波动;
2、通过循环,使物料上下层温度一致,不会出现底部结冻现象;
3、通过循环,物料在罐壁受热均匀,减少质量问题;
4、进出物料、循环在同一泵上进行,减少使用空间,美观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出料口阀门2连接,出料口阀门2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齿轮泵4、进料阀门3连接,齿轮泵4出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尾料排放阀门5和另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另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出料阀门6和循环阀门7连接,循环阀门7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罐体1顶部的进料口,尾料排放阀门5处的管道直径为25mm,其余管道直径为50mm。
具体实施方式:进料时,在所有阀门全关闭状态下,打开进料阀门3,待物料充满齿轮泵4后,打开电源,使齿轮泵4工作,缓慢打开循环阀门7,完成物料的进罐,待物料进完后,打开尾料排放阀门5,使连接管道中的残余物料排尽;
出料时,在所有阀门全关闭状态下,打开出料口阀门2、打开齿轮泵4电源,使齿轮泵处于工作状态,打开出料阀门6,完成物料的出罐,待物料出完后,关闭电源,关闭出料口阀门2,打开尾料排放阀门5,使管道中的残余物料排尽;
循环使,在全部阀门全关闭状态下,打开出料口阀门2,打开齿轮泵4电源,缓慢打开循环阀门7,完成物料循环,待循环完后,关闭电源,关闭出料口阀门2,打开尾料排放阀门5,使管道中残余物料排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内大吨位绳环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悬挂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