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970.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唐舜清;唐云峰;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钢板 弹簧 前吊耳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安装好后两端自然向上弯曲。当路面对轮子的冲击力传来时,钢板产生变形,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纵向布置时还具有导向传力的作用。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其主要功能为安装钢板弹簧起承重作用,通过与车体地盘的大梁连接然后将钢板弹簧(俗称桥)悬挂其上实现承重功能,因此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的强度和底盘大梁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传统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往往因搭接面不够高而影响实际有效搭接,影响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且传统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通用性不强,零件的更换率高,增加经济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能够加强吊耳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还能对无效搭接面进行了避空,从而增加连接处有效搭接面积,从整体上提高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通用性强,减少零件的更换率,节约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能够加强吊耳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还能对无效搭接面进行了避空,从而增加连接处有效搭接面积,从整体上提高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通用性强,减少零件的更换率,节约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包括钢板弹簧前吊耳和与汽车底盘搭接的吊耳加强件,所述吊耳加强件搭接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吊耳加强件设置于钢板弹簧前吊耳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钢板弹簧前吊耳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为2个;
进一步,所述钢板弹簧前吊耳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能够加强吊耳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还能对无效搭接面进行了避空,从而增加连接处有效搭接面积,从整体上提高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的承载能力,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另外可以借用其他车型下车体,仅把加强件的型面稍微更以适应其与周围搭接的位置或空间即可,通用性强,互换性好,减少零件的更换率,节约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包括钢板弹簧前吊耳1和与汽车底盘搭接的吊耳加强件2,所述吊耳加强件2搭接面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不仅提高了加强件的强度,还对无效搭接面进行了避空,从而增加连接处有效搭接面积,增强吊耳加强件2的刚度,提高加强件的牢固性;可以借用其他车型下车体,仅把加强件的型面稍微更以适应其与周围搭接的位置或空间即可,通用性强,互换性好,减少零件的更换率,节约经济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耳加强件2设置于钢板弹簧前吊耳1的两侧;提高吊耳加强件2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从整体上提高钢板弹簧前吊耳1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弹簧前吊耳1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3;除应力集中,对钢板弹簧前吊耳1的强度和和刚度起加强作用,提高承载能力,增强钢板弹簧前吊耳1的使用寿命,减少零件更换率,节约经济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3为2个;增强钢板弹簧前吊耳1的强度和和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弹簧前吊耳1设置有安装孔4;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分左右件,右件与左件完全对称,结构相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U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牵引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