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油箱油量传感器的油量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5097.8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鹤林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油箱 传感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油箱油量传感器的油量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运营中的客运车辆、货运车辆、特种车辆等类别的车辆中,由于缺少对油箱油量的有效监管系统,因而一些司机采取窃油等非正常用油手段为己谋私,如此也就必然会给相关的营运公司带来损失,带来额外的车辆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油箱油量传感器的油量监控系统,其可对车辆油耗进行实时掌控,可降低车辆运营成本。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油箱油量传感器的油量监控系统,用于检测油箱内汽油剩余量的油量传感器设置在油箱中,所述油量监控系统包括AD转换单元、数据处理单元、CAN数据通讯单元,所述油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AD转换单元进行数据转换后接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油量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当前油箱的剩余油量,并通过CAN数据通讯单元将剩余油量的数值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进行保存。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作为优化,所述油量监控系统还包括无线发送终端,所述无线发送终端与车载终端或者记录仪相连,保存在车载终端的油箱油量信息通过无线发送终端实时地发送至远程的监控管理单元,用于对油量信息进行实时地监测。
作为优化,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的油箱油量信息通过CAN数据通讯单元将油量信息上报至车辆行驶记录仪,所述油量信息跟随车辆行驶记录一起发送至远程的监控管理单元,用于对油量信息进行实时地监测。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基于油箱油量传感器的油量监控系统,根据油量传感器所返回的传感信号,AD转换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将油量传感信号转化为直观的数字信号,然后将分析得出的油量信息存放在车载终端中便于后期导出,油量信息后期导出后车辆运营人员即可通过分析各时间段的剩余油量信息即可分析油耗情况,根据油耗是否存在异常即可判别是否存在偷油等情况发生。本油量监控系统投入成本低,而且可有效监控、约束偷油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2. 本实用新型中的油量信息也可通过无线发送终端实时地远程发送至监控管理单元,便于车辆运营单元实时掌握车辆用油情况,同时可根据反馈的油量信息分析油耗是否存在异常;
3. 本实用新型中的油量信息还可通过与车辆行驶记录仪一起打包发送,这样在车辆将形式记录发送至远程监控管理单元的同时也完成了油量信息的发送,如此不但便于车辆运营单元实时掌握车辆用油情况,同时可也可将用油情况与车辆位置相关联,当出现偷油等状况时刻迅速进行追溯,除此之外,车辆行驶记录仪是目前很多运营车辆中已安设的设备,也可进一步降低本油量监控系统的安设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基于油箱油量传感器的油量监控系统,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用于检测油箱内汽油剩余量的油量传感器设置在油箱中,所述油量监控系统包括AD转换单元、数据处理单元、CAN数据通讯单元,所述油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AD转换单元进行数据转换后接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油量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当前油箱的剩余油量,并通过CAN数据通讯单元将剩余油量的数值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进行保存。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作为优化,所述油量监控系统还包括无线发送终端,所述无线发送终端与车载终端或者记录仪相连,保存在车载终端的油箱油量信息通过无线发送终端实时地发送至远程的监控管理单元,用于对油量信息进行实时地监测。
作为优化,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的油箱油量信息通过CAN数据通讯单元将油量信息上报至车辆行驶记录仪,所述油量信息跟随车辆行驶记录一起发送至远程的监控管理单元,用于对油量信息进行实时地监测。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鹤林,未经宋鹤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5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