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催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5860.7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姬磊;马淑清;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光催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各种复杂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及难降解物质越来越多。对于这些污染物质,采用物理方法(如沉淀气浮)和生物方法进行处理,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而且存在操作困难、运行不稳定和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纳米级TiO2材料是一种公认的在一定波长光线照射下具有抗菌、杀菌作用的新型空气、水质净化材料。目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有平面式和多孔式,比表面积较小并且性能不大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光催化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催化设备,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的顶部的支架;通过支架固定在箱体内部的一组紫外线催化灯管;填充于箱体下部的光催化玻璃珠。
进一步,所述光催化玻璃珠包括玻璃珠主体和在玻璃珠主体的表面均匀复合的纳米级TiO2抗菌材料,玻璃珠主体为玻璃成分的透明球状固体颗粒,直径为0.5~30mm,视比重为1.2~3.0g/cm3,表面覆盖的纳米级TiO2抗菌材料材料的粒径为5~100nm,厚度为50nm~1μm,覆盖率为100%。
进一步,所述的紫外线催化灯管并联且竖直地设置在箱体中,一组紫外线催化灯管不少于三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催化设备,光催化玻璃珠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球状外 观加大了反应接触面积,有效的提高了光、流体和光催化的作用面积,能够进行有效的光催化反应,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催化材料的活性丧失速度,杀菌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催化设备结构图;
图2为光催化玻璃珠结构图。
符号说明:
1:箱体 2:光催化玻璃珠 3:紫外线催化灯管 4:支架
5:纳米级TiO2抗菌材料 6:玻璃珠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一种光催化设备具备箱体1且具有如下结构,即,在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架4,通过支架4固定了一组紫外线催化灯管3,箱体1下部填充着光催化玻璃珠2。紫外线催化灯管3并联且竖直设置在箱体1中,一组紫外线催化灯管3优选为不少于三个。
进一步,所述光催化玻璃珠2包括玻璃珠主体6和在玻璃珠主体6的表面均匀复合的纳米级TiO2抗菌材料5。玻璃珠主体6为玻璃成分的透明球状固体颗粒,直径为0.5~30mm,视比重为1.2~3.0g/cm3,表面覆盖的纳米级TiO2抗菌材料5材料的粒径为5~100nm,厚度为50nm~1μm,覆盖率为100%。
使用时,把污水排入箱体1,与光催化玻璃珠2混合在一起,打开紫外线催化灯管3,纳米级TiO2抗菌材料5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与流经光催化玻璃珠2表面的污水发生光催化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在这些自由基的作用下,水中污染物可被迅速氧化或者矿化,分解成CO2和H2O,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在大量自由基的作用下死亡。通过电源可以控制紫外灯开启的数目及明暗程度,进而控制光催化反应的快慢,从而适应不同水质的处理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对光催化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任意变更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5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好氧移动床及固定床式固定化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自动加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