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叶电吹风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6350.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1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羽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羽丹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吹风,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叶电吹风。
背景技术
现在已有的电吹风基本上都是噪音很大,换向器对电信设备有一定的干扰。而有些电吹风机也有噪音小,寿命长,对电信设备不会造成干扰;但是转速低,启动性能差,重量大,而对于一些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等长期使用吹风机的人,电吹风的噪音给人带来烦躁的情绪,无法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中,而一些噪音低的电吹风机重量大,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加重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小电机、扇叶,由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风叶旋转,将空气吸入风扇基座内部,经由扇叶加速后,空气流通速度被增大,经由设置在电吹风内壁的环形壁环绕,其环绕力带动扇头附近的空气,经过加热线圈,高速度向外吹出。
其中,所述小电机和扇叶设置在电吹风的把手的位置。
其中,所述电吹风头部呈圆形,中空。
其中,所述电吹风头部被隔离件1分隔成两个空间,所述隔离件1为工型件,所述工型件类似为底部相连的两个碗,所述工型件两侧的碗形边缘均与电吹风头部的侧壁连接,所述工型件一侧的碗形边缘与电吹风的头部进风口相通,该侧碗形的侧壁为镂空结构,以便于进风;所述工型件另一侧的碗形与电吹风头部的出风口相通,该侧的碗形侧壁为不透风碗体,以使得经风扇形成的能高速向外吹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面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中,1为隔离件;2为加热线圈;3为扇叶;4为小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叶电吹风,无叶电吹风包括小电机、扇叶,由电动机驱动转子带动风叶旋转,将空气吸入风扇基座内部,经由扇叶加速后,空气流通速度被增大,经由设置在电吹风内壁的环形壁环绕,其环绕力带动扇头附近的空气,经过加热线圈,高速度向外吹出。
所述的小电机和扇叶设置在电吹风的把手的位置,使整个电吹风的重量握在手中,电吹风头部呈圆形、空的设计,减轻头部的重量,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对的减少了对头的作用力。
其中所述电吹风头部被隔离件1分隔成两个空间,所述隔离件1为工型件,所述工型件类似为底部相连的两个碗,所述工型件两侧的碗形边缘均与电吹风头部的侧壁连接,所述工型件一侧的碗形边缘与电吹风的头部进风口相通,该碗的侧壁为螺旋形或同心圆形,以便于进风;所述工型件另一侧的碗形与电吹风头部的出风口相通,该碗壁为不透风碗体,以使得经风扇形成的能高速向外吹出。
在风扇工作时,风扇后部形成负压,从吹风进风口吸入空气,由风扇吹向电吹风内壁的环形壁。所述隔离件1将电吹风内部构成一个顺畅的风道。
本实用新型根据无叶风扇的原理,设计科学,无不良影响,操作安 全,方便,适用于千家万户及各个可自用的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羽丹,未经陈羽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6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