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气锁液力反馈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530.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录;黄梓皓;胡中英;唐琴;王献涛;张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气锁液力 反馈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气锁液力反馈抽油泵,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用于稠油生产的注、抽两用泵中,液力反馈抽油泵因具有下行反馈力且能克服抽油杆柱下行阻力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液力反馈抽油泵自身不具备排气功能,常因“气锁”而导致工作失效,影响油井正常的连续生产。“气锁”发生后,只能靠人工地面操作“碰泵”解锁,延长抽油时间,增加人工劳动强度,还会因频繁“碰泵”而损坏抽油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气锁液力反馈抽油泵,其能解决常规反馈抽油泵的“气锁”问题,提高抽油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泵筒接箍Ⅰ内上部为油管腔,下部连接上泵筒;上泵筒下端连接中空管上端面中心孔,中空管下端面中心孔连接下泵筒;下泵筒外壁底部连接泵筒接箍Ⅱ,下泵筒接箍内壁底部连接泵筒,泵筒外壁底部连接泵筒接箍Ⅲ。
内设出油阀球和出油阀座的出油阀罩设在上泵筒内,阀罩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阀罩底孔连接贯穿中空管中心孔和下泵筒内的大 柱塞筒,中空管内壁与大柱塞筒之间形成气液置换腔;大柱塞筒外壁底端连接内设进油阀球和进油阀座的进油阀罩,阀罩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阀罩底孔连接贯穿泵筒筒内的小柱塞筒,下泵筒内壁与进油阀罩和小柱塞筒之间形成泵腔。
本抽油泵为进入泵内的气体提供了上升和排出的通道,从而可降低泵内的气液比,防止抽油泵气锁,提高抽油泵效,减轻工人频繁“碰泵”的劳动强度,减少因“碰泵”而损坏抽油泵。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气锁液力反馈抽油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抽油泵由泵筒接箍Ⅰ1、出油阀罩2、出油阀球3、出油阀座4、上泵筒5、大柱塞筒6、中空管7、下泵筒8、进油阀罩9、进油阀球10、进油阀座11、小柱塞筒12、泵筒接箍Ⅱ13、泵筒14和泵筒接箍Ⅲ15组成:
泵筒接箍Ⅰ1内上部为油管腔A,下部螺纹连接上泵筒5;上泵筒5下端螺纹连接中空管7上端面中心孔,中空管7下端面中心孔螺纹连接下泵筒8;下泵筒8外壁底部螺纹连接泵筒接箍Ⅱ13,下泵筒接箍13内壁底部螺纹连接泵筒14,泵筒14外壁底部螺纹连接泵筒接箍Ⅲ15。
内设出油阀球3和出油阀座4的出油阀罩2设在上泵筒5内,阀罩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阀罩底孔螺纹连接贯穿中空管7中心孔和下泵筒8内的大柱塞筒6,中空管7内壁与大柱塞筒6之间形成气 液置换腔B;大柱塞筒6外壁底端螺纹连接内设进油阀球10和进油阀座11的进油阀罩9,阀罩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阀罩底孔螺纹连接贯穿泵筒14筒内的小柱塞筒12,下泵筒8内壁与进油阀罩9和小柱塞筒12之间形成泵腔C。
防气锁液力反馈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抽油原理:上冲程时,大柱塞筒6上行,泵腔C体积变大,压力减小,井内油液顶开进油阀球10,经进油阀罩9径向通孔进入泵腔C;下冲程时,大柱塞筒6下行,泵腔C体积变小,压力增大,泵腔C内的油液经进油阀罩9径向通孔进入大柱塞筒6内,顶开出油阀球3,再经出油阀罩2径向通孔进入油管腔A。
防气锁原理:在上冲程接近上死点时,泵腔C与气液置换腔B相通,泵腔C内的气体进入气液置换腔B;下冲程接近下死点时,气液置换腔B与油管腔A相通,油管内油液进入气液置换腔B,同时气液置换腔B内的气体排入油管腔A,每冲程一次都排出部分气体,使抽油泵就不会被“气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模具制造的组合电极
- 下一篇:盘齿加工夹具的胀套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