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检测金刚石复合片抗冲击韧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8078.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冰峰;刘昭林;石青臣;李思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检测 金刚石 复合 冲击韧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检测金刚石复合片抗冲击韧性的装置,属于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以下简称为PDC)是由硬质合金和人造聚晶金刚石经过高温高压合成的,既具有硬质合金的韧性和可焊性,又具有金刚石的高耐磨性,作为高效切削刀具广泛地应用于石油钻探、机械加工等领域。由于复合片自身结构的特点,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受破坏方式,使得复合片一般都是受冲击破坏而失效,因此抗冲击性能是衡量复合片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聚晶金刚石具有极高的硬度和化学惰性,如何高效的检测PDC材料的抗冲击韧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目前,对于如何检测PDC材料抗冲击韧性,国内外的著名公司和研究机构都依据实用对象,设计了各自独特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并不能够相互比较,因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其主要的测试方法(原理)有:美国GE公司所采用的高速运动颗粒冲蚀法;英国De Beers公司所采用的PDC车削带槽花岗岩棒转撞击法;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采用的大功率落块冲击法;我国和美国合成公司所采用的DFZY 型PDC抗动载性能测试、JZ型落锤式冲击功测定仪测试和可变换冲击功落球式冲击法。以冲击功作为抗冲击性能的定量指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即测试时,使冲头逐次冲砸PDC试件的边缘部分,直至试样表面出现可见裂纹或产生破碎时,所得到的冲击功(冲击次数与单次冲击能量之积)。
该种测试过程还存在以下技术难点:1)加载功如何能够尽可能地作用到复合片上。显示测试中,复合片被直接放置于底座上,导致大部分的冲击能量损失。2)如何实现冲头与复合片的点对点的冲击。金刚石复合片的硬度很大,如果冲击次数过多,会导致冲头与复合片形成面对面的接触,甚至冲头破坏。3)复合片表面裂纹出现的判断和冲击次数的计数困难。4)如何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以提高测试效率。因为一般的测试方法测试次数很多,采用人工记录冲击次数,重复性的工作量太大,繁琐易产生误差,且难于第一时间观察到裂纹出现。随着PDC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PDC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测试一个试样甚至经过数千次仍然不能破坏样品,将导致无法给出冲击功的具体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测试过程存在的技术难点,而提供一种自动检测金刚石复合片抗冲击韧性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能准确地检测出金刚石复合片的抗冲击韧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检测金刚石复合片抗冲击韧性的装置,包括支架1、抗冲击底座12、扇叶轮6和传动系统。所述的扇叶轮6通过轴承设置于支架1上,在支架1上设有电机2连接传动系统驱动所述扇叶轮6;在抗冲击底座12上设有试件凹槽13,金刚石复合片试件设置于试件凹槽13中,在试件凹槽13一侧设有下端导滑槽9连接到扇叶轮6的底部,在扇叶轮6内扇叶的交集处引出上端导滑槽8,上端导滑槽8的另一端连接到竖直设置的冲击滑槽10的上端口,冲击滑槽10的下端口位于试件凹槽13的上方,冲头从冲击滑槽10落下冲砸金刚石复合片试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扇叶轮6为圆桶形,其封闭的一端通过传动系统与电机连接,开口的一端通过上端导滑槽8和下端导滑槽9连接到抗冲击底座12,在扇叶轮6内部的扇叶在扇叶轮的中心轴线交集并留有一个供上端导滑槽8放置的缺口。
所述扇叶轮6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所述上端导滑槽8朝冲击滑槽10向下倾斜设置,下端导滑槽9朝扇叶轮6向下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刚石复合片试件与垫片15重叠放置于试件凹槽13中,并通过夹紧片14固定压置在试件凹槽13中,金刚石复合片试件朝上。
所述垫片15采用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片或聚晶立方氮化硼垫片。
所述垫片15的厚度为1mm-20mm。
所述垫片15表面粗糙度为Ra0.02-1.25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所述抗冲击底座12上设有记录冲击滑槽10中冲头冲砸金刚石复合片试件次数的激光感应计数器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系统采用链传动,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小链轮3,小链轮3通过链条4与扇叶轮6端部的大链轮5相连。
所述电机2为可调速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8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用光老化设备
- 下一篇:太阳能组件引出端强度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