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床动静压轴承润滑油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8885.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国;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F16C3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141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床 静压 轴承 润滑 油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床动静压轴承润滑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动静压轴承是一种靠外部供给恒定压力油、在轴承内建立静压承载油膜,使主轴从起动到停止始终悬浮高压油膜,所以没有磨损、使用寿命长、起动功率小、在极低(甚至为零)的速度下也能应用。目前的磨轴机床上采用叶片泵与薄膜节流控制油路的对动静压轴承形成润滑结构,它主要的缺点:整体薄膜节流制造困难,增加制造成本,薄膜节流0.1mm间隙容易油泥堵塞,不易清洗,需要专业厂家人员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床动静压轴承润滑油路结构,本实用可克服油泥堵塞,不易清洗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磨床动静压轴承润滑油路结构,包括主轴套筒以及装配于主轴套筒中的动静压轴承,主轴套筒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动静压轴承的外壁面上设有与进油口相通的薄膜节流间隙,动静压轴承装配于主轴套筒中后,主轴套筒的内壁面与动静压轴承上的薄膜节流间隙形成油路,薄膜节流间隙的深度为0.5—0.6mm,薄膜节流间隙的宽度为4—6mm。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薄膜节流间隙深度为0.5mm—0.6mm,宽度为4—6mm,其具有以下优点:(1)机床电器报警压力降低油泥堵塞,容易清洗。(2)减少停机时间成本。(3)清洗无需专业人员以及维修人员配合。(4)现场生产节奏得到保证,不会影响生产任务。(5)避免了委托专业人员需要的资金。(6)一般维修人员即可掌握维修技术。(7)使薄膜节流控制油路结构简单化。
进一步地,主轴套筒上的进油口通过静压磨轴油管连接一个节流阀。通过节流阀调节油路流量大小,可完全达到薄膜节流控制油路的效果,能使高压油膜具备均化作用和良好和抗振性,保证了主轴具有很高的旋转精度和运转平稳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孔式环面节流与薄膜节流串联的润滑结构,使压力油进入油腔中产生足够大的静压承载力,将主轴悬浮在高压油膜中间,从而克服了液体动压动静压轴承启动和停止时出现的干摩擦造成的轴与动静压轴承磨损现象,提高了主轴的使用寿命及精度保持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主轴套筒,2为动静压轴承,3为进油口,4为薄膜节流间隙,5为静压磨轴油管,6为节流阀,7为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磨床动静压轴承润滑油路结构,包括主轴套筒1以及装配于主轴套筒中的动静压轴承2。主轴套筒上设有进油口3,所述动静压轴承2的外壁面上设有与进油口相通的薄膜节流间隙4,动静压轴承装配于主轴套筒中后,主轴套筒的内壁面与动静压轴承上的薄膜节流间隙形成油路,润滑油在薄膜节流间隙4中进行流动。所述薄膜节流间隙的深度L为0.5—0.6mm,述薄膜节流间隙的宽度优选值为0.55mm,薄膜节流间隙的宽度为4—6mm,薄膜节流间隙的宽度优选值为5mm。主轴套筒上的进油口3通过静压磨轴油管5连接一个节流阀6。
参照图1,取下磨轴7后,将动静压轴承2对薄膜节流间隙进行加工,用切刀切到深度H为0.55mm,宽度L为5mm,再将动静压轴承2压入到主轴套筒1,对主轴套筒进行间隙和刮削处理,保证主轴7的精度不受影响。在静压磨轴油管5上增加单向节流阀6控制主轴压力流量,完全达到薄膜节流控制油路的效果,能使高压油膜具有均化作用和良好和抗振性,保证了主轴具有很高的旋转精度和运转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未经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8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夜灯
- 下一篇:一种提导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