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甩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9063.6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保国 |
主分类号: | F41B15/02 | 分类号: | F41B15/02;F21V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州市零陵专利事务所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259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甩棍和手电筒的结合产品,尤其是一种带有手电筒功能的甩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甩棍通常用作警用防身器械,由几节粗细不同,且能套在一起的钢管构成,钢管多为锥形管,拉开之后相邻两节钢管之间乃能首尾相连,连在一起。也有的甩棍采用直管构成,在钢管前段管内设有内凸环,钢管的后端设有外凸环,当钢管拉开时,相邻钢管之间靠凸环卡接在一起,平时各节钢管套在一起,棍体较短,便于携带,使用时用力一甩,各节钢管拉开,棍体的长度增长几倍,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武器使用,由于甩棍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等特点,现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警察、保安以及个人防身的必备器械。而夜间巡查时还需要佩戴强光手电筒,以便清楚的巡视到较远距离的物体,户外运动通常需要高亮度、节能、轻巧、强弱档切换、更换电池的手电筒,LED作为一种节能光源已经被普遍应用在手电筒中,同时佩带警棍和警用手电具有体积大、携带不够简便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兼顾甩棍和照明功能,并能切换档位使LED发出不同强度及频率的白光,同时满足照明和户外发出求救信号,发出警示信号,根据环境发出强、中、弱三个档位的连续白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甩棍,包括甩棍、手电筒,其特征是:甩棍握手部位连接手电筒的尾部,甩棍甩出方向和手电筒的照射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捷实用,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伸缩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电筒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甩棍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展视图;
图中,1为打击头;2为甩棍第一节;3为甩棍第二节;4为甩棍第三节;5为防滑海绵套;6为甩棍钢卡;7为尾部连接螺套;8为尾部弹簧;9为电池;10为手电筒主体外壳;11为开关总体;12为开关压圈;13为LED发光总体;14为LED发光总体压圈;15为反光体;16为平面镜片;17为灯头外壳;18为甩棍;19为手电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多功能甩棍,包括甩棍18、手电筒19,其特征是:甩棍18握手部位连接手电筒19的尾部,甩棍18甩出方向和手电筒19的照射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甩棍18包括打击头1、甩棍第一节2、甩棍第二节3、甩棍第三节4、防滑海绵套5、甩棍钢卡6,依次连接;打击头1与甩棍第一节2采用螺纹连接,甩棍第一节2与甩棍第二节3依靠甩棍第一节和甩棍第二节的锥度连接,当甩棍展开时,甩棍第一节2和甩棍第二节3的锥度会达到一个配合的状态,防止甩棍第一节2甩出,甩棍第二节3与甩棍第三节4的连接方式跟甩棍第一节2与甩棍第二节3的连接方式一样,当甩棍被惯性甩出时,靠甩棍第二节3与甩棍第三节4的锥度来防止甩棍第二节3被甩出,同时达到紧配的效果;防滑海绵套5套在甩棍第三节4外面,主要作用是防止手与棍的滑脱。甩棍钢卡6装在甩棍第三节4尾部,靠尾部连接螺套7与螺纹连接来固定甩棍钢卡6,当甩棍处在收缩状态的时候靠甩棍钢卡6来卡住甩棍第一节2的内圈,防止甩棍在收缩的状态打击头1、甩棍第一节2、甩棍第二节3掉出。
本实施例中,手电筒19包括尾部连接螺套7、尾部弹簧8、电池9、手电筒主体外壳10、开关总体11、开关压圈12、LED发光总体13、LED发光总体压圈14、反光体15、平面镜片16、灯头外壳17,依次连接。
开关总体11固定在手电筒主体外壳10里面,通过手电筒主体外壳10的内孔和开关总体11的外圆配合及开关压圈12的螺纹配合固定开关总体11,再将LED发光总体13外圆与手电筒主体外壳10内孔配合,用LED发光总体压圈14与手电筒主体外壳10的内螺纹来固定住LED发光总体13,再把平面镜片16放入灯头外壳17内部,反光体15也放入灯头外壳17内部,然后把灯头外壳17与手电筒主体外壳的外螺纹连接,来固定住平面镜片16和反光体15;把尾部弹簧8与尾部连接螺套7配合连接,电池9与手电筒主体外壳10相互配合,通过手电筒主体外壳10和尾部连接螺套7的螺纹固定住。
尾部连接螺套7连接甩棍第三节4握手部位,完成甩棍18与手电筒19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保国,未经王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9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