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安型电机防电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0337.3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严家骁;晏乃意;仇枫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天动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0 | 分类号: | H02K3/4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安型 电机 电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绝缘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额定工作电压在10-11KV范围的三相交流异、同步增安型防爆电机的防电晕结构。
背景技术
增安型电机新标准GB3836.3-2010对电机的匝间绝缘和相间、线间绝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广泛采用的绝缘结构不满足此要求,在绝缘厚度,散热要求,生产过程中对包扎强度要求下,选用国产绝缘材料,通过合理组合和用于有效部位,通过多次试验和测试证明完全满足要求,经国家防爆检验中心审核,现已用于产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满足增安型电机新标准的防电晕绝缘结构,同时在绝缘厚度、热传导、绝缘材料机械强度和工艺操作方面均优于现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增安型电机防电晕结构,包括线圈直线部分、铁心、线圈端部,其特征在于:线圈匝间绝缘采用聚酰亚胺薄膜-氟46绕包扁铜线,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氟46绕包扁铜线外面交叉半叠包有聚酰亚胺薄膜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和玻璃布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在线圈直线部分半叠包有一层低阻带,在线圈端部半叠包一层高阻带,所述的线圈端部最外一层半叠包一层涤纶玻璃纤维交织带;线圈与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带。
作为优化,所述的线圈直线部分交叉半叠包有9-10层聚酰亚胺薄膜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和玻璃布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所述的线圈端部交叉半叠包有8-9层聚酰亚胺薄膜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和玻璃布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
本实用新型将匝间绝缘、相间绝缘、线间绝缘分别都进行绝缘防电晕试验,采用国产材料成本低,在减薄绝缘厚度、相同条件下有效增大了裸铜线的截面积、提高了绝缘层的导热能力。在防电晕上采用不同材料的相互搭配结合,控制材料量所占厚度和绕包结构和部位,满足了增安型电机新标准要求,并可推广用于其它对电晕要求较高的绝缘结构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直线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端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直线部分, 2、铁心, 3、线圈端部, 4、绝缘材料带,
5、聚酰亚胺薄膜单F46绕包无玻铜扁线, 6、聚酰亚胺薄膜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 7、玻璃布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 8、低阻带, 9、高阻带, 10、涤纶玻璃纤维交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线圈匝间绝缘采用聚酰亚胺薄膜-氟46绕包扁铜线(原产品采用的玻璃丝),在减薄的同时将一部分减薄量均给了绕包层的云母和薄膜,在匝间绝缘厚度与原铜扁线不变的情况下使裸铜线截面积加大;相间绝缘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6与玻璃布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7交叉半叠包,且要求最外一层是玻璃布单面补强少胶云母带7;在线圈直线部分1和线圈端部2外层分别半叠包一层低阻带8和高阻带9,在线圈端部3最外一半2叠包有一层涤纶玻璃纤维交织带10;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线间绝缘结构,线圈间绝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绝缘材料带4,可以在一段长度范围内有效地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天动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航天动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0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窗型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道安装爪的平齐式推拉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