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约束阻尼减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0500.6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动静减振降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约束 阻尼 减振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约束阻尼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固体振动时,使固体振动的能量尽可能多的耗散在阻尼材料中的方法,称为阻尼减振,很多机械构件在工作时需要采用约束阻尼减振结构来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现有的约束阻尼减振结构一般包括粘合在振动构件被减振的结构层上的等厚阻尼层和粘合在阻尼层外的平面约束层。为了使阻尼层更好地适应贴附于粗糙的被减振的结构层,阻尼层常为柔软发泡带孔穴的材料,而约束阻尼减振结构的工作环境难免充满油污、水污,这会使阻尼层与约束层和/或被减振的结构层之间疏松甚至脱胶有缝,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整个边缘带有压边的从而使阻尼层与约束层之间压贴更紧的约束阻尼减振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约束阻尼减振片结构,包括柔性可压缩的阻尼层、粘附在阻尼层外侧的等厚刚性的约束层和粘附在阻尼层内侧的被减振结构层,所述的约束层包括顶面和位于顶面整个边缘的压边,所述压边的截面为L形,L形的一边与顶面垂直,另一边与顶面平行,所述顶面下面的阻尼层的厚度大于约束层的厚度,所述压边下面的阻尼层的密度大于顶面下面的阻尼层的密度,所述压边下面的阻尼层的厚度为顶面下面的阻尼层的厚度的1/3到2/3。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层为内外侧表面带胶粘的微孔发泡阻尼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面下面的阻尼层厚度为0.5mm到5.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层厚度为0.2mm到2.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层上设置有安装螺丝的舌孔或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层的顶面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因所述的约束层包括顶面和位于顶面整个边缘的压边,从而使阻尼层与约束层及被减振的结构层之间压贴更紧,工作环境中的油污、水污不易从边缘进入;同时,由于约束层为带有压边的结构,刚度大,可以用更薄的材料来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约束阻尼减振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约束阻尼减振片,包括阻尼层1、粘附在阻尼层外侧的等厚的约束层和粘附在阻尼层内侧作为被减振结构的汽车发动机前盖2。阻尼层为微孔发泡的高分子粘弹性片状结构,在粘合之前,阻尼层整片的厚度均为3mm,形状为圆形;约束层包括顶面3和位于顶面整个边缘的压边4,约束层由0.8mm的钢板压制而成,顶面为平面,压边的截面为L形,L形的竖直边与顶面垂直,水平边与顶面平行;阻尼层和约束层及被减振的汽车发动机前盖之间通过压敏胶粘合在一起;这三者粘合后,压边下面的阻尼层的厚度被压缩为顶面下面的阻尼层的厚度的1/2;约束层顶面上设置有安装用的销孔,约束层、阻尼层和被减振的汽车发动机前盖之间通过销钉5进一步的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动静减振降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动静减振降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0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储油罐群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节能型双腔泵式伸缩直板浆船用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