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炒锅式炉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0920.4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科 |
主分类号: | F22B37/00 | 分类号: | F22B37/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宇晨 |
地址: | 11500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式炉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工业锅炉炉底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生产单位所使用的锅炉,其炉底都是平面结构,炉条并排设置。炉条之间空隙较大。这样就对于燃料煤的使用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须要采用快煤或块面混合来使用。如面煤的比例较大,就会因为炉条间隙大而漏掉,浪费了煤燃料,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锅式锅炉炉底,解决现有锅炉炉底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环形底座的中心部带有锅形炉箅,锅形炉箅上带有通气孔。在锅形炉箅的中心部有一上煤口。锅形炉箅由六块或八块曲面拼块焊接而成。在环形底座一侧带有输煤机螺旋轴。在环形底座的另一侧鼓风机,鼓风机上带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前端上带有分支进风管。分支进风管均布在锅形炉箅的下面。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是将其设置在锅炉炉膛内,用以取代传统的平面条型炉底。使用时由输煤机螺旋轴将燃料煤输送到锅形炉箅的上煤口,随着燃料煤不断被送来,燃料煤在螺旋轴的顶推下逐渐上升,均匀的分布在锅形炉箅的上面。燃烧时由鼓风机供氧经由分支进风管从锅形炉箅的下方向上喷吹,起到助燃的作用。待燃料煤燃尽成灰,经过通气孔落下。锅形炉箅上的通气孔孔径较小,又因为是单孔设置,其间隙对比传统的条状炉排要小的多,因此不会使燃料煤下落,即可节省大量燃煤。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实验表明效果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环形底座 ;2-输煤机螺旋轴; 3-进风管 ;4-鼓风机 ;5-分支进风管; 6-上煤口; 7-通气孔 ;8-锅形炉箅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环形底座1的中心部带有锅形炉箅8,锅形炉箅上带有通气孔7。在锅形炉箅的中心部有一上煤口6。锅形炉箅由六块或八块曲面拼块焊接而成。在环形底座一侧带有输煤机螺旋轴2。在环形底座的另一侧鼓风机4,鼓风机上带有进风管3。进风管的前端上带有分支进风管5。分支进风管均布在锅形炉箅的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科,未经王立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0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