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蹲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194.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0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银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银宪 |
主分类号: | A47K17/02 | 分类号: | A47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58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特别涉及一种蹲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用厕大部分仍然采用蹲便池,而且学校、办公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厕所也普遍采用蹲便池,究其原因:其一,是造价低;其二,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入厕习惯;其三,是在公共场所使用的人较多,使用蹲便池就相较坐便器更卫生。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采用蹲姿入厕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腿脚发麻、抽筋等情形的发生,并且影响腿部血液循环,待站立时引起头部晕眩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坐便器,但是,现有的坐便器存在以下缺点:其一,一般采用陶瓷制作,制作工艺较复杂,成本高;其二,需在建筑施工中装配,不适合用于已安装蹲便器的房间改造;其三,对于习惯蹲便的人,使用坐便器会感到不适;其四,在公共场所使用坐便器不便于保持卫生,存在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研制一种新型蹲便装置,在保留原有蹲便池和坐便器优点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蹲便装置,该蹲便装置能够在使用蹲便池的公共场合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适应习惯于蹲姿入厕的人的要求,并且能有效避免蹲姿入厕容易导致腿脚发麻、抽筋等情形的发生,有效缓解蹲姿入厕容易造成腿部血液循环受阻,站立时引起头部晕眩等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新型蹲便装置,包括底座、托座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支撑件的上端与托座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或通孔,所述开口或通孔的大小与蹲便池的大小相 适应,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底座上的开口或通孔两侧。
进一步,所述底座设计为U形样式或环形样式。
进一步,所述底座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
进一步,所述托座上设置有软垫。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托座上表面设置有与人大腿形状相适应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蹲便装置,包括底座、托座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支撑件的上端与托座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或通孔,所述开口或通孔的大小与蹲便池的大小相适应,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底座上的开口或通孔两侧。使用时,将所述蹲便装置放置于蹲便池上,开口或通孔对准池口,人如厕时采用惯常的蹲姿,将大腿放置于所述蹲便装置的托座上,利用支撑杆的支撑,缓解了腿脚负担,避免出现发麻、抽筋等情形,并且由于托座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小,也很好的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蹲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座为环形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蹲便装置,包括底座1、托座2和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支撑件3的上端与托座2铰接,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开口4或通孔5,所述开口4或通孔5的大小与蹲便池的大小相适应,所述支撑件3设置于底座上的开口4或通孔5两侧。使用时,将所述蹲便装置放置于蹲便池上,开口4或通孔5对准池口,人入厕时采用惯常的蹲姿,将大腿放置于所述蹲便装置的托座2上,利用 支撑杆3的支撑,缓解了腿脚负担,避免出现发麻、抽筋等情形,并且由于托座2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小,也很好的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1呈U形或环形。这样的设计更合理,稳定性更好。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1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层6。能够有效避免蹲便装置滑动。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座2上设置有软垫7。能够让人使用时,感觉更舒适。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3为支撑杆。材料简单,性能较好,能够很好的实现支撑功能。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座2上表面设置有与人大腿形状相适应的凹槽。该设计也是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更人性化。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银宪,未经沈银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融合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浴室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