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445.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查晓冬;李向威;肖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0/06;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回收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通常包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四个基本部件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与其他部件配合安装形成一整套制冷系统,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并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压缩机通过吸气管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通过排气管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为低温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膨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后,再次进入蒸发器中吸热蒸发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并进入压缩机中进行下一循环,从而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该循环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以及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556090 B中公开的一种蒸汽压缩制冷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闪蒸筒,所述闪蒸筒的上端进液口与冷凝器相接,上端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压缩机的一个输入口相接,下端出液口通过第二节流阀与蒸发器相接。
但是,上述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中,冷凝器输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闪蒸筒的进液口以及节流孔板进入闪蒸筒进行气液分离,制冷剂气体从闪蒸筒上端的出气口进入压缩机,制冷剂液体从闪蒸筒下端的出液口流入蒸发器。虽然进入冷凝器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水或空气)进行了充分的热交换,但是,这种热量交换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因为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本身还存在较高的热量,而上述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中闪蒸筒用于气液分离,并未对该部分热量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从而造成热能极大的损失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压缩式制冷系统对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热量未进行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利用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热量,从而提高整个制冷剂能效比的制冷剂循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还包括换热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出液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膨胀阀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进液口直接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回热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第一制冷剂出口、第二制冷剂入口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液口,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端,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液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气管。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制冷剂液管与所述制冷剂气管相互贴附设置,或者所述制冷剂气管嵌套在所述制冷剂液管中,或者所述制冷剂液管嵌套在所述制冷剂气管中。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包括壳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壳管内的盘管,所述壳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以及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所述盘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回热装置的第二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凝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连接有过滤器。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设置有冷却管道。
上述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中,所述压缩机为磁悬浮离心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数字多用表自动检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高温太阳能真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