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676.3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求新药化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28F9/04 | 分类号: | F28F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章陆一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管板换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双管板换热器中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双管板换热器应用在化工、医药、制药、化学试剂、生化及电子、多晶硅等行业中,用于产品在热量交换过程中由于换热器泄漏造成两程之间的物料相混合将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使用。如在制药行业中注射用水配水系统,国家明确要求采用双管板注射用水冷却器,以防止因冷却水泄漏引起污染药品。
目前,市场上双管板换热器的内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大多采用金属胀接,即换热管放置在管孔中,用张管器将换热管扩张,促使换热管与内管板贴紧,以达到密封之目的。但这种连接结构要求管板与换热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即管板与换热管均要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它们相互间的可靠结合,因此无法用于薄管板、薄管子制成的换热器;而采用厚管板及厚管子的换热器,其单位截面面积中的换热面积会随之减少,设备制造成本增加,体积增大。另外,采用金属胀接连接的换热器,在使用中也会因温差产生热胀冷缩、受外力产生移位或长期的工作疲劳等情况造成贴紧力下降而降低密封效果,产生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密封可靠,可用于薄管板与薄管子制成的换热器,增加单位截面面积中的换热面积。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包括外管板、内管板及换热管,所述外管板及所述内管板上开有相对应的安装所述换热管的管孔,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外管板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内管板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内管板的管孔中开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与所述换热管过盈配合的密封圈。
所述密封槽有一道或者多道。
所述密封圈为非金属弹性体。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内管板与换热管采用密封圈连接,形成柔性弹性连接,可实现薄管板、薄管子制成的双管板换热器,结构紧凑,使双管板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且能提高换热效果,增加单位截面面积中的换热面积,实现设备小型化,扩大其使用场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密封可靠,不会受冷热温差、外力及长期的工作疲劳而降低密封效果,不会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外管板1、内管板2、密封槽3、密封圈4、壳体5、换热管6、管孔7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管板换热器中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包括外管板1、内管板2及换热管6。外管板1及内管板2上开有相对应的安装换热管6的管孔7,换热管6与外管板1之间焊接连接,内管板2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5上。
本实用新型在内管板2的管孔7中开有密封槽3,密封槽3中安装有与换热管6过盈配合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为非金属弹性体,选用与物料介质接触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材料,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仍保持稳定,其密封处于良好状态。密封圈4最好采用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内管板2的管孔7中开有密封槽3,在密封槽3内安装有密封圈4,当换热管6穿入管孔7,密封圈4与内管板2管孔7孔壁之间形成弹压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内管板2与换热管6采用密封圈4连接,形成柔性弹性连接,可实现薄管板、薄管子制成的双管板换热器,结构紧凑,使双管板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且能提高换热效果,增加单位截面面积中的换热面积,实现设备小型化,扩大其使用场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密封可靠,不会受冷热温差、外力及长期的工作疲劳而降低密封效果,不会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求新药化设备厂,未经无锡市求新药化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尺寸长度测量装置组合
- 下一篇:交流电网相位变化检测和补偿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