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管道内对口器的皮囊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1994.X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志;姚士洪;王成强;刘新生;汪兰天;贾梦林;张娜;何文烈;崔立;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管道 口器 皮囊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压管道内对口器的皮囊油箱,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在管道施工中,管道内对口器是常用的设备,现阶段采用的对口器基本上全部为气动对口器,但是气动对口器的缺点是,设备庞大,气压低,对口涨紧块的输出力低。而液压对口器可以轻易的解决以上问题,液压对口器输出力大,体积小,可以实现小转弯半径管道中行走,但是液压对口器如果采用普通液压油箱,在对口器发生翻转或旋转的时候,油箱就会倾斜,油液可能泄漏出来,对管道内清洁度造成影响,也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液压管道内对口器适用的防泄漏、自呼吸皮囊式的液压管道内对口器的皮囊油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皮囊油箱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金属油箱壳体1、皮囊油箱2、油口3、盖板螺栓4、油口固定螺母5、油箱盖板6、支撑托7。皮囊油箱2呈圆圈状,套在金属油箱壳体1中,皮囊油箱2的中心有支撑托7,皮囊油箱2的两外侧各有一油箱盖板6与金属油箱壳体1由盖板螺栓4固定。皮囊油箱2一侧有回油口8、泄油口10和吸油口11,另一侧有注油口9,其中回油口8、泄油口10在皮囊油箱2的一边,吸油口11在皮囊油箱2的另一边;回油口8是注油口9;回油口8、注油口9、泄油口10和吸油口11均伸出油箱盖板6并由油口固定螺母5与其固定(见图3);吸油口11不仅起到进出液压油的作用,而且也将皮囊油箱2与金属油箱外壳1的位置固定,保证皮囊在油箱中不发生转动,也将皮囊紧贴在油箱壁上,油箱盖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金属油箱壳体1上,同时,油箱盖板6上的泄油口10也将皮囊另一边固定在盖板上。
其中:
吸油口11、回油口8、泄油口10和注油口9的材质采用45#钢,穿过油箱盖板6上的相应的孔,用油口固定螺母5固定在油箱盖板6上;同时,油口内壁和金属油箱壳体1之间夹着皮囊油箱2的橡胶,之间有凹槽,将橡胶挤入凹槽中;油口外部有内螺纹(见图3)。
皮囊油箱2采用定睛橡胶制作,不仅耐油,而且具有很好的弹性,起到呼吸作用。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液压管道内对口器,相对于普通液压油箱,很好的解决了对口器在管道中行走时的泄漏问题和油箱的呼吸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呼吸功能,由于皮囊是挠性材料制成,本身具有弹性,封闭式的油箱由于不与空气接触,油箱的呼吸可以依靠皮囊的收缩来实现;
1.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呼吸功能,由于皮囊是挠性材料制成,本身具有弹性,封闭式的油箱由于不与空气接触,油箱的呼吸可以依靠皮囊的收缩来实现;
2.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泄漏功能,由于油箱是全封闭式,并且油箱中一直充满液压油,对口器在管道中不论发生倾斜还是翻转,都不存在泄露的问题,而且吸油口都能保证吸上油。
图1为皮囊油箱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皮囊油箱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油口固定示意图
其中1‑金属油箱壳体 2‑皮囊油箱
3‑油口 4‑盖板螺栓
5‑油口固定螺母 6‑油箱盖板
7‑支撑托 8‑回油口
9‑注油口 10‑泄油口
11‑吸油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1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