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出机刮胶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2317.X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欣;李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64 | 分类号: | B29B7/6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机 刮胶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挤出机用的刮胶刀。
背景技术
挤出机是用于橡胶、塑料连续混合、挤出成型的装置在挤出机上具有送料辊,该送料辊的下方设置有刮胶刀,用来将黏着在送料辊上的原料刮下来再次使用。如图3所示,传统的刮胶刀(3)顶端具备一个刮胶刃(4),该刮胶刃(4)位于送料辊(5)的中下部,且刮胶刃(4)与送料辊(5)之间具有极小间隙。随着送料辊(5)的不断旋转,刮胶刃刮胶刃(4)与送料辊(5)上原料的不断摩擦,刮胶刃刮胶刃(4)与送料辊(5)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刮胶刃(4)就难以继续将送料辊上的原料刮下来,通常维修人员采用频繁调整刮胶刀位置来调整间隙,但是只能短暂性减少漏料的问题,重复工作量大,并且难以调整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刮胶刀与送料辊之间间隙的挤出机刮胶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挤出机刮胶刀,包括竖直刮胶刀(1),所述竖直刮胶刀(1)的顶面为上高下低的刮胶刃面(1a),该刮胶刃面(1a)为圆弧面。
采用以上结构时,刮胶刀的刮胶刃面与送料辊之间的接触面由之前“点接触”,改为“面接触”,也就是将刮胶刀顶端的切刃线改为圆弧面接触方式,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刮胶刀切削刃的耐磨性,使得刮胶刀与送料辊之间的间隙得到有效保证,减少了因间隙变化而引起的漏胶现象;
所述竖直刮胶刀(1)上设有送料板(2),该送料板(2)为圆弧形,且该送料板(2)位于刮胶刃面(1a)最低点的下方;所述刮胶刃面(1a)的圆弧中心与送料板(2)的圆弧中心在同一点上。通过在竖直刮胶刀上连接一个圆弧形的送料板,使得刮胶刃面刮下来的原料在送料辊的挤压下,通过送料辊与送料板之间极小的间隙,随着送料辊的旋转再次进入挤出机的喂料筒内重新使用。
所述送料板(2)和竖直刮胶刀(1)连接处的上表面到刮胶刃面(1a)最低点的距离L1为5-6mm。由于送料板本身需要热处理,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变形量,当L1小于5mm时,会导致送料板无法安装,或者安装以后送料板与送料辊之间没有间隙,无法达成预期效果。当L1大于5mm时,导致送料板与送料辊之间间隙过大,原料无法由送料辊的挤压再次进入挤出机的喂料筒内,而会堆积在送料板上。
所述送料板(2)的水平宽度L2为188-190mm。当L2小于188mm时,会导致送料板(2)上的原料无法进入喂料筒内,当L2大于190mm时,会导致送料板(2)产生干涉无法安装。
所述竖直刮胶刀(1)的下部开有至少两个安装槽(1b),该安装槽(1b)的开口朝下,可以对竖直刮胶刀(1)的竖直位置进行调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刮胶刀顶端的切刃线改为圆弧面,同时增设一个送料板,提高了刮胶刀切削刃的耐磨性,使刮下来的原料能够自动进入喂料筒再次使用,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传统的刮胶刀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竖直刮胶刀1和送料板2等部件组成,所述竖直刮胶刀1的顶面为左高右低的刮胶刃面1a,该刮胶刃面1a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且该送料板2的水平宽度L2为188-190mm。所述竖直刮胶刀1的右侧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送料板2,该送料板2为圆弧形,所述送料板2的圆弧中心与刮胶刃面1a的圆弧中心在同一点上,且送料板2的圆弧中心与刮胶刃面1a的圆弧中心与送料辊的中心相重合。所述送料板2位于刮胶刃面1a最低点的下方,且该送料板2和竖直刮胶刀1连接处的上表面到刮胶刃面1a最低点的距离L1为5-6mm。
由图1进一步可知,所述竖直刮胶刀1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槽1b,该安装槽1b的开口朝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如改变表架和基准柱的数量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2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