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注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057.8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颜春;范欣愉;徐腾辉;张笑晴;李红周;祝颖丹;于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31/06;B29C31/10;B29B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祝莲君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纤维 增强 pbt 复合材料 树脂 传递 塑成 型注胶机 | ||
1.一种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包括:
第一料罐,所述第一料罐用于盛装单体,所述第一料罐上配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第二料罐,所述第二料罐用于盛装催化剂,所述第二料罐上配置有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第三料罐,所述单体和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第三料罐内进行混合为注胶原料,所述第三料罐上配置有第三搅拌装置、第三加热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料罐底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计量装置;
所述第二料罐底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料罐相接,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计量装置;
所述第三料罐的底端设置出料口,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出料调控元件,开启所述出料调控元件,所述注胶原料经出料口及连接的第三管路注入到模具中,且所述第三料罐的体积大于所述模具所能容纳注胶原料的体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套,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一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一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料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一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料罐内部;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出口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料罐内部的单体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单体进行搅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二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料罐内部;所述第二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出口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加热套,所述第三料罐顶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入口,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入口插入至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用于探测所述第三料罐内部温度,所述第三加热套置于所述第三料罐外周,用于加热所述第三料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料罐顶端设置有第三惰性气体入口和第三气体出口,所述第三惰性气体入口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第三气体输送装置相连,将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三料罐内部;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上设置有第三气体出口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第三搅拌装置为电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传动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三料罐内部的注胶原料内部,所述传动器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三料罐上方,开启所述传动器,带动所述搅拌轴、搅拌桨转动,对所述注胶原料进行搅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量装置为计量泵;
所述第二计量装置为计量泵或固体粉末计量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还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i)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料罐进行加热,使所述单体的温度为180-200℃;
(ii)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三料罐进行加热,使所述注胶原料的温度为180-200℃;
(iii)所述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第三料罐的各联接部位无气体泄漏;
(iv)所述第一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二惰性气体输送装置、第三惰性气体输送装置均包括压缩高纯氮气瓶,分别向所述第一料罐、第二料罐、第三料罐输送高纯氮气,气体流量为0.2~2L/min;
(v)所述模具的温度为180-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0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钢带循环式滚轮压机
- 下一篇:基于超声测距仪的自动引导车、系统及导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