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监控区域越界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703.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祥;岳鹏;徐昊;宋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监控 区域 越界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周界报警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监控区域越界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城市的建设日益现代化,人口流动日益趋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在对各类罪案的调查中发现,偷盗最为猖獗。一些高档的住宅区、生产工厂、办公区域、学校等设施健全且物值不菲的封闭场所成为偷盗者垂涎、光顾的首要目标。这些场所虽都配备了安保队伍,但人力防范毕竟控制面不全,难免存在防范盲区,稍有疏忽极易被行窃者钻漏洞,以致财物甚至人员受损,同时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有悖社会和谐大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监控区域越界报警装置,能够及时提醒或警告进入禁止区域的相关人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控制计算机、报警装置、红外线发射管以及与红外线发射管配合的光敏接收管,所述红外线发射管以及光敏接收管设置于监控区域边界,控制计算机分别与报警装置以及光敏接收管相连。
所述红外线发射管以及光敏接收管为4个,分别设置于监控区域的四个边角。
所述报警装置由灯光报警装置和语音报警装置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监控区域越界报警装置利用设置于监控区域边界上的红外线发射管以及光敏接收管组成越界信号触发机构,在控制计算机以及报警装置的共同配合下,可以将越界信号转化并生成报警信号,能够对监控区域的越界行为进行有效地预防、警示和检测,有利于提高监控区域的安全,提高了安防系统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中:控制计算机1,报警装置2,红外线发射管3,光敏接收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计算机1、报警装置2、红外线发射管3以及与红外线发射管3配合的光敏接收管4,所述红外线发射管3以及光敏接收管4设置于监控区域边界,控制计算机1分别与报警装置2以及光敏接收管4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管3以及光敏接收管4为4个,分别设置于监控区域的四个边角,所述报警装置2由灯光报警装置和语音报警装置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所述的4个红外线发射管和4个光敏接收管分别放置在监控区域的四个边角,每个红外线发射管分别对应一个光敏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发射信号,由相应的光敏接收管接收信号,光敏接收管接收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计算机。若发生入侵目标越界,则在目标入侵侧的光敏接收管,将接收不到红外线发射管所发射的信号,这一异常情况将被控制计算机获取,从而驱动报警装置报警。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越界报警系统,包括控制计算机、报警装置、4个红外线发射管以及4个光敏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设置于区域的边界,所述的4个红外线发射管和4个光敏接收管分别放在监控区域的四个边角,每个红外线发射管分别对应一个光敏接收管,由红外线发射管发射信号,由光敏接收管接收信号,因此将监控区域组成封闭的区域,光敏接收管将接收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通过4路信号判断是否有相关人员越界,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报警装置连接,以驱动报警装置工作,报警装置包括灯光系统和语音报警系统,所述语音报警系统用于发出声音警告信号,所述灯光系统用于向侵入者发出灯光照明信号。
本实用新型使用红外线检测系统,实现了对进入禁止区域的相关人员及时提醒或警告,通过4个光敏接收管将监控信号输入到控制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监测管理,提高了安防系统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