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型防震锂锰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3882.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夏青;陈林;卢三梅;周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型锂锰电池,具体地指一种D型防震锂锰电池。
背景技术
全密封一次锂锰电池由于其具有高容量、高电压、低自放电率和长使用寿命等特点,在工业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其中D型锂锰电池(即直径为34mm,高度为61.5mm的锂锰电池)为锂锰电池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型号。
如图1所示,现有的全密封D型锂锰电池由盖组1、电芯2、芯柱3、正极极耳4、负极极耳5组成,芯柱3与电芯2之间靠正极极耳4连接,正极极耳4为不锈钢材质,厚度为0.1mm,宽度为2mm。电芯2与盖组1之间留有大约5mm空隙。由于D型电池的电芯2体积大,重量重,成品电池在受到震动时,电芯2与盖组1之间的相对运动幅度较大,正极极耳4承受的作用力很大,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运输途中的剧烈颠簸或者跌落都可能造成正极极耳4断裂或者正极极耳4与芯柱3之间的焊接松脱等情况,轻则影响电池的电性能,重则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引起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震效果的D型防震锂锰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D型防震锂锰电池,包括盖组、电芯、芯柱、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盖组与电芯之间夹设有弹性防震片。
优选地,所述弹性防震片上设有容芯柱、正极极耳、负极极耳 穿过的缺口和/或通孔。
优选地,所述弹性防震片的大小与所述盖组的大小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防震片为玻璃纤维防震片。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耐高温、不含水、且不与锂锰电池中电解液发生反应的材料均可作为弹性防震片的制作材料。
可选地,所述弹性防震片为扇形。扇形弹性防震片制作工艺简单,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弹性防震片的厚度比所述盖组与电芯之间的间隙高度小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弹性防震片设置在D型防震锂锰电池的盖组与电芯之间,填充了盖组与电芯之间的空隙,可以有效减小电池在受到震动时电芯与盖组之间相对运动的幅度,从而达到防震和减震的目的,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同时,采用质地柔软、弹性好的玻璃纤维作为弹性防震片、其化学性质稳定,其与电芯接触不会对电池造成任何损伤和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D型锂锰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D型防震锂锰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弹性防震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弹性防震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D型防震锂锰电池,包括盖组1、电芯2、芯柱3、正极极耳4和负极极耳5,盖组1与电芯2之间夹设有弹性防震片6。
弹性防震片6为扇形,圆心角为330°,半径为15mm与盖组1的大小相配合,其上设有容芯柱3、正极极耳4、负极极耳5穿过的缺口7。
弹性防震片6为玻璃纤维防震片,厚度为3mm。
采用玻璃纤维制备弹性防震片6时,可以先将3mm厚度的玻璃纤维隔膜冲切成为需要的形状,然后于80℃真空烘箱中烘烤8h即得。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D型防震锂锰电池,包括盖组1、电芯2、芯柱3、正极极耳4和负极极耳5,盖组1与电芯2之间夹设有弹性防震片6。
弹性防震片6为圆形,半径为16mm与盖组1的大小相配合,其上设有容芯柱3、正极极耳4穿过的通孔8,和容负极极耳5穿过的缺口7。
弹性防震片6为玻璃纤维防震片,厚度为4mm。
采用玻璃纤维制备弹性防震片6时,可以先将4mm厚度的玻璃纤维隔膜冲切成为需要的形状,然后于80℃真空烘箱中烘烤8h即得。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3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