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电控喷油仿真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113.1 | 申请日: | 201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东;洪维韦;赵倩;周萍;廖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 机电 控喷油 仿真 实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发动机电控喷油仿真实验测控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为了满足排放控制标准和燃料消耗标准,汽车制造商使用了各种新的技术,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是当今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电子控制技术以后,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按照最佳的状态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而且可以将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随着我国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步伐的加快,必须正视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正因如此,高性能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实验系统的研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实验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电控实验方式以及与其匹配的实验方法。该实验系统不仅能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输入多参数以及对输出结果进行动态测试,还能够利用传感器信号模拟设备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某一输入参数单独变化对输出结果进行动态测量,测量结果可以通过实验系统上装的液晶显示器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实时显示。
另外,还可以通过故障读取器来调取发动机电控系统数据资料,读取发动机的故障代码和数据流,从而提供故障诊断信息等。本文研究的电子控制传感器与喷油器演示实验系统以AJR发动机实验台为基础,集燃油喷射系统及发动机实验台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实验装置,可以燃油喷射演示,可以进行定性、定量测量工况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调速马达通过电源提供电能,并通过调速器控制转速,马达连接正时齿轮,为发动机的转速传感器提供周期变化的信号,转速传感器的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至ECU,霍尔传感器通过识别模拟凸轮轴组件来做出判断,通过数据线传至所述ECU,空气流量计可通过可调 风扇来模拟感知空气流量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至所述ECU,进气温度传感器可通过识别小型加热器的温度变化来模拟进气温度的变化,信号传给所述ECU,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通过机械式节气门的开度变化来采集信号,并将其发送至ECU,爆燃传感器通过爆燃模拟装置的变化采集信号,将其传递至ECU,氧传感器直接将信号传递ECU,ECU在收集到各传感器的信号后加以分析比较,对喷油与点火进行控制;通过信号线控制喷油器,所述喷油器通过指令开始命令喷油嘴进行有顺序的喷油过程,期间,通过输油泵从油箱获得模拟燃油,并可通过回油管道将所述模拟燃油退回,以便于模拟燃油循环使用;在喷油的同时,ECU控制点火控制器来实现点火。
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的测试方法,该实验系统不仅能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输入多参数以及对输出结果进行动态测试,还能够利用传感器信号模拟设备(电位器)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某一输入参数单独变化对输出结果进行动态测量,测量结果可以通过实验系统上装的液晶显示器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实时显示。
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的测试方法,该实验系统不仅能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输入多参数以及对输出结果进行动态测试,还能够利用传感器信号模拟设备(电位器)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某一输入参数单独变化对输出结果进行动态测量,测量结果可以通过实验系统上装的液晶显示器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实时显示。
实用新型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能同时测试发动机的多项参数,在用电动马达代替发动机的情况下依然取得等效的结果,并且可以通过电位器等装置完成模拟测试。数据采集速度快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可靠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软件结构和功能框图;
基于汽车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可调马达1、正时齿轮2、转速传感器3、模拟凸轮轴组件4、霍尔传感器5、可调风扇6、空气流量计7、小型加热器8、进气温度传感器9、机械式节气门1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11、爆燃模拟装置12、爆燃传感器13、氧传感器14、ECU15、回油管道16、油箱17、输油泵18、 喷油嘴19、喷油器20、四个点火器21、点火控制器22、电源23、调速器24、信号线25。以及7组电位器26、27、28、29、30、3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