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158.9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瑞克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5 | 分类号: | A61B17/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双通道 碎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
背景技术
结石类疾病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病症。
目前对结石病的诊治方法中,以激光碎石最为常见,碎石后由人体的结石部位的官腔排出到体液或消化系统,最后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但是这种诊治方法排石过程比较漫长,且排石过程病人要忍受结石在体内沿系统管道滑动所造成的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碎石的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包括外壳Ⅰ、连接在外壳Ⅰ后部的外壳Ⅱ和连接在外壳Ⅱ后部外壳Ⅲ,所述外壳Ⅰ、外壳Ⅱ和外壳Ⅲ均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外壳的腔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外壳Ⅰ上设有为超声波发生器通入导电线路的导线柱,外壳Ⅰ的前端设有排石管,所述排石管贯穿外壳Ⅰ、外壳Ⅱ和外壳Ⅲ并从外壳Ⅲ后端伸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Ⅰ、外壳Ⅱ和外壳Ⅲ之间均为螺纹连接。连接稳定,便于操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排石管和外壳Ⅰ之间为螺纹连接。连接稳定,便于操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Ⅰ、外壳Ⅱ和外壳Ⅲ的外表面均设有波浪型圆弧过渡。便于使用过程对产品进行抓握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诊治结石病人时,先在病人体位对应结石的部位开一个创口,在排石管的尾端接上针头后通过创口导入至结石位置,开启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将结石击碎,其后通过排石管外接的负压装置将碎石通过排石管吸出体外,排石管实现一个双向通道使用的效果。排石彻底、快捷,大大减少了病人诊治过程的疼痛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包括外壳Ⅰ3、连接在外壳Ⅰ3后部的外壳Ⅱ4和连接在外壳Ⅱ4后部外壳Ⅲ5,所述外壳Ⅰ、外壳Ⅱ4和外壳Ⅲ5均设有中空的腔体,所述外壳4的腔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6,外壳Ⅰ上设有为超声波发生器6通入导电线路的导线柱2,外壳Ⅰ3的前端设有排石管1,所述排石管1贯穿外壳Ⅰ3、外壳Ⅱ4和外壳Ⅲ5并从外壳Ⅲ5后端伸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Ⅰ3、外壳Ⅱ4和外壳Ⅲ5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外壳Ⅰ3、外壳Ⅱ4和外壳Ⅲ5之间均为螺纹连接。连接稳定,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Ⅰ3、外壳Ⅱ4和外壳Ⅲ5的外表面均设有波浪型圆弧过渡。便于使用过程对产品进行抓握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排石管后端在使用时一般外接一个适度长度的针头,以便于探入到人体内的结石部位;所述排石管的前端设有负压装置,主要用于碎石工作完成后将击碎的结石经由排石管吸出人体。
操作时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时,首先在对应人体结石部位的皮肤上手术开设创口,然后将排石管外接的针头导入至结石位置;或者直接把设有尖端的排石管外接针头刺入到结石位置,之后开启医用双通道碎石系统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进行碎石,然后将击碎的结石通过排石管前部的负压装置吸出人体,完成碎石的诊治工作。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瑞克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桐庐瑞克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1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型通用连接柄
- 下一篇:医用放射性检查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