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收集的无线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482.0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7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凌;凌海波;甘小平;丁博宇;濮维涛;王丞浩;徐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收集 无线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能量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线鼠标均采用1.5V-3V的干电池来提供电能,使用电池不仅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同时还造成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即使鼠标采用可重复充电的电池供电,也存在取出充电不便的缺点。且电池长时间装在鼠标中会出现漏液,腐蚀鼠标的情况,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而随着近年来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发展,采用电磁辐射,射频天线发出电能量和磁能量,接收端将接收到电磁信号转化成直流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无线鼠标采用电池供电的不便,以及减少使用电池带来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量收集的无线鼠标,该无线鼠标包括无线能量发射单元、无线能量收集单元、无线鼠标工作单元;无线能量发射单元与鼠标信号接收端安装在一起,直接插在电脑USB口上,利用USB口来提供电能和信号接收;无线能量收集单元置于鼠标内部,将接收到的电能存储在超级电容中,经稳压后输出到鼠标工作电路。所述无线能量发射单元中使用基于RF2514的915MHz发射电路,包含RF2514芯片的工作电路以及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所述无线能量收集单元使用基于P2100的无线能量收集电路,包含P2110芯片工作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电路;所述鼠标工作电路为一般无线鼠标电路,包括信号接收端与信号发射端。
优选的,所述无线能量发射单元采用RF2514芯片,由电脑USB直接供电;进一步优选的,所述RF2514芯片是一种能够发射915MHh的且对于人体无害以及对电脑和其他电器无干扰的电磁波的芯片。
优选的,所述高频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三极管放大电路。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能量收集单元采用P2110芯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2110芯片能够接收到915MH电磁波,并输出3.3V、50mA直流电源。
优选的,所述电源输出电路采用超级电容作为电量存储媒介,用于无线采集到的电能存储及鼠标电源的供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鼠标的使用方便性:采用无线能量收集,电脑USB接口直接给无线能量发射单元供电后,无线能量收集单元给鼠标提供电能工作,无需更换电池;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鼠标的使用成本:采用无线能量收集代替了电池;本实用新型鼠标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体积小,使用和维护方便,鼠标的无线能量发射单元与鼠标的信号接收端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鼠标的无线频段是符合工业生产的915MHz和2.4GHz的ISM频道,有效避免了无线能量传输与无线信号传输的相互干扰,提高了鼠标的使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鼠标全采用内置天线,与一般的无线鼠标外观上无区别,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鼠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线发射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3为无线能量收集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量收集的无线鼠标,包括无线能量发射单元、无线能量收集单元和无线鼠标工作单元。无线能量发射单元与鼠标信号接收端由PC机的USB接口直接供电,无线能量发射单元发射915MHz电磁波,无线能量收集单元接收到915MHz电磁波,经过稳压后输出1.5V直流电源提供给鼠标工作单元。
如图2所示的无线能量发射单元采用芯片RF2514,该芯片是一个集成锁相环的AM/ASK/VHF/UFH发射芯片,它可工作在100MHz-1000MHz频段,电源电压为2.5-3.6V,具有低功耗、价格低廉等优点。芯片工作时,3脚发出的交变电流经过三极管放大后由L1发射出去。
如图3所示的无线能量收集单元采用P2110芯片,该芯片是一个集成的将915MHz电磁信号直接转化成直流电输出的芯片。当鼠标未工作时,10F超级电容存储电能以供鼠标工作时所用,电流经过AMS1117稳压芯片1.5V稳压后接入无线鼠标电源输入端,鼠标即可稳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直流接地巡检的选线校核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线圈电动力模拟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