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安平功能的测量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487.3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安平 功能 测量 脚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容易、可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及精度的具有自动安平功能的测量脚架。
背景技术
在大地测量及工程测量时,需要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安置在脚架上,一方面可以扩大仪器的测量范围,另一方面便于测量人员操作仪器。现有的脚架亦称三脚架,有仪器安装基座,仪器安装基座为平板状,在基座的中心处设有竖直的螺丝等用于安置测量仪器的固定件,与基座相接有三个支脚,支脚的长度及与基座之间的角度均可以调整。由于测量仪器是否安平,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因此,测量人员在测量时,需要先将脚架安置在地面测量点上,通过调节脚架长度使基座面大致水平(初调平),然后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将仪器基座固定在基座面上,并使用仪器基座上的三个脚螺旋人工进行安平(粗调平),最后启动仪器,并利用测量仪器自带的自动水平或垂直补偿装置对仪器照准观测部件进行安平(精调平),再进行观测读数。从上述实现安平的三个步骤(初调平、粗调平、经调平)可以看出,只有精调平实现了自动化,而初调平和粗调平环节仍需人工操作,这些环节增加了测量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因误差源多而降低了测量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容易、可有效提高测量效率及精度的具有自动安平功能的测量脚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安平功能的测量脚架,设有仪器安装基座及支脚,与所述支脚上端相接有环形连接架,所述环形连接架横向内侧通过第一轴与内环活动连接,内环横向内侧通过第二轴与仪器安装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与第二轴在横向上相差90度;所述第一轴与内环的活动连接处及第二轴与仪器安装基座的活动连接处设有转动锁紧装置。
所述仪器安装基座由上部的仪器安装体和下部的配重块相接构成。
所述仪器安装基座的仪器安装体和配重块之间通过至少两根滚珠丝杠相连接,仪器安装体上固定连接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输出与控制模块相接,控制模块输出与电机相接,电机转轴与滚珠丝杠的丝杆相接,所述倾角传感器的两个敏感轴构成的平面与仪器安装体顶部的仪器安装平面平行,且其中一敏感轴与两根滚珠丝杠在仪器安装平面的投影中心连线相平行。
所述仪器安装基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圆孔。
所述配重块的底端设有螺纹连接的环状体。
本实用新型是在仪器安装基座与支脚之间安装了具有常平功能的安装架,可以依靠重力实现测量仪器的调平,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操作容易、提高测量效率及精确度等优点。尤其是设置了倾角传感器、电机、滚珠丝杠等,可进一步实现调平自动化、进一步提高调平的精准度及测量效率,以适用于高精度精密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仪器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与现有技术一样,设有仪器安装基座6及支脚2,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与所述支脚2上端相接有环形连接架1,环形连接架1横向内侧通过第一轴3与内环4活动连接,内环4横向内侧通过第二轴5与仪器安装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3与第二轴5在横向上相差90度;所述第一轴3与内环4的活动连接处及第二轴5与仪器安装基座6的活动连接处设有转动锁紧装置9。仪器安装基座6由上部仪器安装体7和下部的配重块8相接而成,仪器安装体7可以是圆型平板或圆型柱体,配重块8为圆型柱体,配重块8底端还螺旋连接有环状体14,用以增加配重块8的整体重量。
实施例1的作业过程是:测量人员首先调节支脚2至合适的长度,然后将支脚2打开安置在地面测量点上并松开所有转动锁紧装置9,使仪器安装基座6在重力作用下,几秒钟后自动处于安平状态,此时,锁紧所有转动锁紧装置9,将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安置于仪器安装基座6的顶端即可开始测量。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未经刘雁春;付建国;王海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肥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美容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