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车及泵送臂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527.4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9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胜;潘飞;李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送臂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送臂架系统及装设有臂架系统的泵车。
背景技术
泵车用于对混凝土或者其他物料的泵送和布料作业,一般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泵送臂架系统。泵送臂架系统一般包括顺序铰接相连的多节臂杆形成的臂架;在相邻的臂杆之间设置有臂架油缸,以调整臂架姿态;臂架上还附着有输送管。
在进行布料作业时,通过操纵臂架油缸伸缩、转台转动,可以将物料经由附在臂架上的输送管,直接送达臂架末端所指的泵送位置。在天气不好或在夜里进行布料作业时,布料操作经常遇到操作人员无法或很难确定泵送位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在现场临时布设照明灯的方法,以便于操作人员的观察。此类方法不仅操作不方便,且由于建筑施工场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使照明灯与预定的泵送位置相对应,或者很容易产生对具体的泵送位置照明不足,或者频繁移动照明灯。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对泵送臂架系统进行操作,容易出现泵送臂架系统操控不准确、泵送物料落点不准确的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布料作业的工作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事故。频繁移动照明灯,就会对布料作业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进一步提高布料作业的效率和布料作业的安全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泵送臂架系统及装设有该臂架系统的泵车,以提高布料作业的效率和布料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送臂架系统,包括臂架和输送管,其中所述臂架系统的末端设有照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灯罩和灯头,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臂架或输送管的末端,所述灯罩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灯罩的方向可调整,所述灯头设置在所述灯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球铰在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头包括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灯头还包括镭射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镭射指示灯为“十”字形,设置在灯头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泵送臂架系统中,由于在其臂架系统的末端设置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产生灯光可以更好地照射至泵送位置。在现场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开启照明装置,可实现对泵送位置的照明,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泵送位置的观察,有利于准确控制布料位置。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临时布设照明灯的方法相比,在臂架系统的末端设置照明装置的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布料作业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布料位置控制地准确性,提高布料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车,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上述任一种泵送臂架系统;由于包括上述泵送臂架系统,该泵车也具有相对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泵送臂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照明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照明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支架2、灯罩3、LED灯4、镭射指示灯5、臂架6、软管7、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以混凝土布料作业为例进行描述,但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限于用于混凝土布料作业。
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泵送臂架系统包括臂架5和输送管7,其中所述臂架系统的末端设有照明装置。
由于臂架5末端所指位置即为混凝土浇筑点,臂架系统的末端连接有软管6,方便混凝土的浇筑,在臂架系统的末端设置照明装置,灯光可以直接照射至浇筑点。在现场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开启照明装置,可实现对泵送位置的照明,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泵送位置的观察,有利于准确控制浇筑点。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临时布设照明灯的方法相比,在臂架系统的末端设置照明装置的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布料作业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布料位置控制地准确性,提高布料作业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照明装置可以与泵车的电源系统相连,同时也可以设置外接电源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