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5550.3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利和;李桂庆;尹秋平;弓建新;孙海泉;侯俊强;刘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上 风力发电机 承重 体系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重体系,特别是涉及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陆上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承重塔架(或塔筒),均采用自立式截头圆锥形受力结构,结构型式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方向性强,有利于显现立体形象,易与环境联系等特点而使用广泛。但由于自立式风力发电机的承重塔架(或塔筒)属悬臂结构体系,在侧力作用下将产生大的弹性变形和内力,塔架(或塔筒)底部内力大。
为了避免自立式悬臂塔架(或塔筒)结构倒塌,必然在结构设计中会考虑两种最直接的结构处理措施:一个是为了满足自立式塔架(或塔筒)结构弹性组合变形能力,采用增加抗弯刚度EI—塔架(或塔筒)结构横截面尺寸的增大;另一个是为了抵抗内力,采用加大结构选用材料自身截面尺寸或强度。两种方式本质上均是以牺牲结构材料为代价,增大原材料成本,经济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其包括有基础和设于所述基础上的塔架或塔筒,其还包括有等间距均匀分布的至少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塔架或塔筒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础上。
所述基础为圆形或多边形现浇钢筋砼扩展基础。
所述基础还可以是一种联合基础,所述联合基础包括一个中央基础、至少三个独立基础和基础连系梁,所述独立基础通过所述基础连系梁相互连接构成多边形,所述中央基础置于所述多边形内部,且所述中央基础分别与所述独立基础通过所述基础连系梁连接。
所述多边形为正多边形,所述中央基础置于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心。
所述独立基础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杆的数量相等,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塔架或塔筒侧壁上,另一端相对应固定在所述独立基础上。
所述独立基础与所述中央基础均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塔架或塔筒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减少塔架或塔筒结构自重耗材,降低新能源行业陆上风力发电场建设的项目投资,达到新能源产业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最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示意图。
圆形现浇钢筋砼扩展基础1,塔架或塔筒2,支撑杆3,联合基础4,中央基础5,独立基础6,基础连系梁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其包括有圆形现浇钢筋砼扩展基础1、设于圆形现浇钢筋砼扩展基础1上的塔架或塔筒2和等间距均匀分布的三根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在塔架或塔筒2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圆形现浇钢筋砼扩展基础1上。
实施例2:一种陆上风力发电机承重体系构造,其包括有联合基础4、设于联合基础4上的塔架或塔筒2和等间距均匀分布的三根支撑杆3。联合基础4包括一个中央基础5、三个独立基础6和基础连系梁7,独立基础6与中央基础5均为圆形。三个独立基础6通过基础连系梁7相互连接构成正三角形,中央基础5置于正三角形中心,且中央基础5分别与独立基础6通过基础连系梁7连接。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在塔架或塔筒2侧壁上,另一端相对应固定在独立基础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5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