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形无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014.5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3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颜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新民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曾树林 |
地址: | 421002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抽油烟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厨房抽油烟设备,主要有简单型、悬掛型、侧吸型、集合型,其不足之处在于:热源点与抽油烟机的油烟吸口距离长,油烟气体在空气中升腾、漂扩,扩散面积宽,损害物体,伤害人体健康,油质气体形成的油垢污结在抽油烟设备和厨窗上,造成二次污染,需强力抽排,增大电机负荷,增加能耗。抽油烟装置与炉灶装置是分体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隐形无油烟机。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均安置在机壳体内,创新出一种集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于机壳体内的一体化的小功率、低能耗、旋流吸排的新型机器 。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形无油烟机,含有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 ,还包括有机壳体,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安置在机壳体内,机壳体是由面板、侧板、背板相连接组成底空的柜式部件,机壳体内的下部装有桥架和电机座板,桥架的两端与侧板连接,电机座板的两端分别与加强筋和背板连接,炉灶装置的炉头部件安装在桥架上,油烟吸排装置的风柜安装在电机座板上,电机和风轮安装在风柜内。
油烟吸排装量包括电机、风轮、风柜、风管、止风阀、窝槽座和旋流腔,风柜的出风口套装有风管,风管的出风口套装有止风阀,窝槽座为底空的盆形件,其侧壁上半部设有气流槽 ,所述旋流腔是由围板、炉灶盖板、面板封闭构成的空腔,炉灶盖板安装在炉头部件上,围板围含窝槽座而位于面板和炉灶盖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安装在柜式机壳体的物理空间内,沒有抽油烟机掛在厨房墙上占据厨房空间,使厨房整洁美观。创新出一种集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于机壳体内的一体化的小功率、低能耗、旋流吸排的新型机器 。
2、烹饪时油烟气体从窝槽座的气流槽被旋吸排出,油烟气体与旋吸口的距离短,沒有油烟气体升腾、漂扩,不污染环境及物品,不损害人体健康。
3、油烟气体在热态未冷凝成油垢就被旋吸排出,故不产生油垢污结。有利于居室环境卫生。烹饪时居室内无剌鼻的油烟气味,人体感觉舒适。
4、整机结构紧凑,造型美观大方,整机安装位置低于人体上部,且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位于机体壳内,沒有油烟废气,有利环保和人体健康。
5、油烟吸排装置的电机为变频电机,功率小、能耗低。
6、窝槽座围含炉头,烹饪时炉头燃焰和炊具被窝槽座围含,热能散失少,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去掉前板后机壳体内主要部件安装及位置关系示意主视图;
图2为去掉侧板后机壳体内主要部件安装及位置关系示意侧视图;
图3为去掉顶板后俯视围板在机壳体内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去掉顶板、围板、炉灶盖板后俯视炉灶装置、风柜、风轮部件安装及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窝槽座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至图4,隐形无油烟机,含有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 还包括有机壳体80, 油烟吸排装置和炉灶装置安置在机壳体内,机壳体是由面板2、侧板3、背板4相连接组成底空的柜式部件,机壳体内下部装有桥架12和电机座板18,桥架的两端与侧板连接,电机座板的两端分别与加强筋16和背板连接,炉灶装置的炉头部件24安装在桥架上,油烟吸排装置的风柜32安装在电机座板上,电机33和风轮34安装在风柜内。加强筋位于机壳体下部,其两端分别与侧板连接,所述侧板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面板2为折弯形板,呈倒乚形,其顶面为顶板,顶板上座落窝槽座5,立侧面为前板。图1为去掉前板后机壳体内主要部件安装及位置关系示意主视图,图2为去掉侧板后机壳体内要部件安装及位置关系示意侧视图,图3为去掉顶板后俯视围板在机壳体内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去掉顶板、围板、炉灶盖板后俯视炉灶装置、风柜、风轮部件安装及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新民,未经颜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