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052.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行业的日益发展,对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注射器在医疗器械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一次性注射器作为常规的医疗器械已在现代医学业广泛使用,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医用垃圾处理。
注射器通常由一空心针筒、一安装在空心针筒内的推杆、配装在针筒内的定程活塞及位于推杆前端的针头组成,针筒内壁与活塞过盈配合,形成封闭空间,将液体吸入或推出针筒。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推杆回拉时将活塞抽出针筒,针筒后端(相对于针头)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两侧形成限位凸起,所述两侧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相同,推杆前端设有与限位凸起相对应的限位台阶,当推杆回拉时,限位台阶落入环形凹槽内后被限位。
虽然限位台阶落入环形凹槽后被限位,便在较大的拉力下能被拉出,因此不能完全实现一次性使用,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出现了锁扣叶片结构,代替以往简单的限位台阶结构,锁扣叶片由上、下叶片组成,如图1所示,上、下叶片对称布置,叶片相背弯曲,这样在叶片进入环形凹槽时,展开叶片上下抵住环形凹槽壁,即锁紧推杆,一般拉力均无法拉出推杆,既便是施加较大的拉力,拉出了推杆,锁扣叶片反向受力弯曲,便会折断,如此拉出推杆也无法再使用,确保注射器的一次性使用。
然而,上述锁扣叶片结构能够确保“一次性”的使用安全性,但在注射器生产及组装时,都出现了困难。成型锁扣叶片结构,必然会增加成型模具,提高生产成本;同时,在组装时,推杆插入针筒的过程中,由于锁扣叶片与针筒内壁之间存在一定过盈量,因此使组装难度增加,易产生叶片在组装时即发生折断,废品率较高,浪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通过结构的改进,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易于组装,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及针头,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内,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靠近尾端设有限位凹槽,且该限位凹槽的对应筒口侧的后槽壁高于另一侧的前槽壁0.1㎜~0.35㎜;所述密封胶塞外缘面上设有至少一条密封筋与底部的冲切边,所述冲切边与所述后槽壁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1㎜~0.3㎜,所述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冲切边至所述密封筋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胶塞通常有1~2条密封筋,密封筋用于与针筒内壁密封,防止药液的渗漏。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胶塞采用邵氏硬度在40度~100度之间橡胶构成,密封胶塞底部为冲切边,冲切边与限位凹槽后槽壁过盈配合,当注射完毕回拉推杆时,密封胶塞在经过限位凹槽,冲切边卡于后槽壁上,落于限位凹槽内,无法被再拉出;又因密封胶塞密封筋与所述针筒内壁密封,因而密封筋的外径必然大于前槽壁处的内径,当密封胶塞落入限位凹槽时,也就无法不能被推进,使推杆卡死于限位凹槽内。利用密封胶塞代替以往的限位筋之类的结构,简化了注射器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密封胶塞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组装时,可挤压变形后塞于针筒内,进入针筒后恢复原状,形成密封,避免了以往叶片结构的折断问题,提高成品率,减少浪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筒内壁设有内凹式滑道及环形槽,所述内凹式滑道与环形槽之间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内凹式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一外套筒,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一内套筒,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外套筒的内缘面为一锥面,且对应于所述内套筒侧的内周径小于所述内套筒的内周径,构成所述后槽壁,所述内套筒相对于外套筒侧的端面构成所述前槽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套筒相对于外套筒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与所述针筒内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