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494.5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1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分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间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造过程中焊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商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合资还是国内的主机厂都在不断上新车型,已满足国内的巨大的市场需求。
主机厂上新车型时就已经着手考虑新车的产能问题,产能能否及时响应市场,对主机厂来说至关重要。而分拼线(即总拼前的各个小总拼)的生产节拍(产能换算而来)对汽车的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首款刚刚国产的奔驰GLK的主线的生产节拍是360s,但在实际生产中,分拼的产能跟不上主线的产能,主机厂的解决办法是在主线上增加部分手动工位,及优化现有的分拼线,以适应相应的产能。
目前国内包括国外的汽车分拼线采用的原理基本一致,即假设某车型的侧围外板分拼有6个工位,那么就得有6套相应的夹具,各个工位里的焊接机器人,及工位之间的搬运机器人等等。在生产时,有搬运机器人将上一工位的焊完打开后的工作搬到下一个工位,下一个工位的工装再进行夹紧焊接,焊接完由另一个搬运机器人搬到再下个工位,如此循环,而机器人搬运车身钣金件时,耗时,不稳定,容易伤人,相应的辅助设备多,占用空间,工位里的夹具每焊接一辆车就得打开夹具,不仅耗时,还要定时维修夹具,而且容易造成车身的焊接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从分拼线的开始到结束只用到一套工装,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焊接精度,降低成本,提升产能的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在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有传输台车的主导轨,在所述主导轨之间设有传输台车,在所述主导轨下方设有内空操作工位,在所述内空操作工位内部设有副导轨,在所述副导轨与内空操作工位之间形成返回通道。
所述输入端为升降机输入端。
所述输出端为升降机输出端。
所述内空操作工位为钢结构主体。
所述内空操作工位至少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升降机工作通过马达将台车(包括安装在上面的夹具)升到分拼钢结构主体的上表面,由马达带动台车在精密的导轨上输送到第一个工位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再由马达带动台车在精密的导轨上输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焊接,如此循环,直到焊接结束,由马达输送到输出端的升降机上,升降机工作通过马达将台车(包括安装在上面的夹具)下降到分拼钢结构主体的下表面,再由马达工作,经由返回通道,将台车(包括安装在上面的夹具)输送到输入端的升降机上面,如此循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各工位集中在一条主导轨上,利用台车将加工件输送至各工位上,避免了以前的拆装,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用到一套工装,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循环,焊接精度较高,极大的提升了产能,整体运行平稳可靠,符合 目前生产的趋势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输入端;2、输出端;3、主导轨;4、传输台车;5、内空操作工位;6、副导轨;7、返回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焊装生产线的分拼线,它包括输入端1和输出端2,在所述输入端1和输出端2之间设有传输台车的主导轨3,在所述主导轨3之间设有传输台车4,在所述主导轨3下方设有内空操作工位5,在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内部设有副导轨6,在所述副导轨6与内空操作工位5之间形成返回通道7;所述输入端1为升降机输入端;所述输出端2为升降机输出端;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为钢结构主体;所述内空操作工位5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将各工位集中在一条主导轨上,利用台车将加工件输送至各工位上,避免了以前的拆装,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用到一套工装,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循环,焊接精度较高,极大的提升了产能,整体运行平稳可靠,符合目前生产的趋势和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未经刘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