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660.1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岳文杰;王韡;童守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V1/00 | 分类号: | B60V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垫 悬浮 运输车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运输车辆控制的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气垫悬浮运输车为一种新型的物料运输方案,它采用特殊的悬浮气垫作为重物的承托运输平台。由于其具有成本低、噪音低、能耗低、效率高、安全可靠、定位精确和操作灵活等优点,气垫悬浮运输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修造、机车及客车车辆制造、电子、电工、精密设备搬运等领域,并随着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而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附图1~3所示,工厂厂房内路面状况复杂,障碍物2和路面1交错设置,使得现有的循迹装置不能满足气垫悬浮运输车对循迹行走的要求,而不按照轨迹行动的气垫悬浮运输车又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复杂工厂路面情况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运动,并满足使用安全要求的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
本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其中,包括车体,车体底面设置万向轮,在车体设置驱动轮,驱动轮为整个气垫悬浮运输车的动力来源,当车体位于循迹路面的中央时,驱动轮的轮廓线刚好与轨迹带的中心线重合,在车体还设置可编程控制器和供电电源,供电电源为全部用电器件提供电源,在车体侧壁上设置传感器,传感器设置的位置为车体四个角的外侧壁上,在车体上设置报警器,报警器的作用在于当车辆处于无法行动的状态时报警.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其中,车体为长方体部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其中,万向轮为6个并且每3个呈三角形排列。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其中,传感器的数量为4个或4个以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其中,传感器的数量为个,且每个角设置2个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采用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在无人操纵情况下实现气垫悬浮运输车按预定轨迹行走。②传感器分为循迹行走控制和越界报警两组,增强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的安全性。③传感器均设有检测距离调节旋钮和指示灯,可以调节传感器的灵敏度,使传感器安装高度更加灵活。④轨迹带放置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路径的边界上,使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应用范围更加宽广,且可行走路径范围直观、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垫悬浮运输车行走地面第一种情况示意图;
图2为气垫悬浮运输车行走地面第二种情况示意图;
图3为气垫悬浮运输车行走地面第三种情况示意图;
图4为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及行走原理示意图;
图5为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程序流程图。
其中:1.路面、2.障碍物、3.轨迹带、4.车体、5.驱动轮、6.万向轮、7.传感器、8.供电电源、9.可编程控制器、10.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4所示,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循迹行走装置,包括车体4,一般情况下车体4为长方体部件,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椭圆形,碟形等形状。车体4底面设置万向轮6,万向轮6的数量可以从3个到10个不等,但是经过申请人的反复试验,确定万向轮6为6个并且每3个呈三角形排列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在车体4设置驱动轮5,驱动轮5为整个气垫悬浮运输车的动力来源,当车体位于循迹路面的中央时,车体4的轮廓线刚好与轨迹带的中心线重合。在车体4还设置可编程控制器9和供电电源8,其中可编程控制器9可以是任意可编程器件,例如DPS、FPGA、单片机等都是可以选择的,供电电源8为全部用电器件提供电源。在车体4侧壁上设置传感器7,传感器7设置的位置为车体4四个角的外侧壁上。传感器7的数量最少为4个,经过申请人的反复试验,确定传感器7的数量为8个,且每个角设置2个传感器为最优方案。在车体4上设置报警器10,报警器10的作用在于当车辆处于无法行动的状态时报警。
可编程控制器9中的程序流程图如附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