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869.8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慈斌;邹传波;庄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光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LED光源是需要在LED基板1上设置较多颗的LED发光源2、在LED基板1上方设置一导光板3,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因为LED发光源1发光时有一定的死角,当两颗LED发光源1有一定间距时在发光角度上存在盲区,即在两颗LED发光源1之间产生发光盲区4,从而产生Hot spot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Hot spot 的LED光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光源,包括LED基板,所述LED基板上设置有若干颗LED发光源,所述LED基板上方设置有导光板,所述LED发光源两侧的支架壁上设置有用于反射LED光线的微结构。
优选的,所述微结构为球面状结构、菱形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LED光源通过在LED发光源两侧的支架壁上设置微结构以反射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增大了发光视角,消除了Hot spot,有效地提高了发光利用率,因此也可以减少LED发光源的数目以降低成本,适用于依靠LED发光源提供光源的显示器领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LED光源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微结构为球面状结构时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微结构为菱形状结构时的放大图。
图中:1-LED基板,2-LED发光源,3-导光板,4-发光盲区,5-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一种LED光源,包括LED基板1,所述LED基板1上设置有若干颗LED发光源2,所述LED基板1上方设置有导光板3,所述LED发光源2两侧的支架壁上设置有用于反射LED光线的微结构5,所述微结构5为由多个球面紧紧排列而成的球面状结构,当然微结构5也可以是菱形状结构(如图4所示)或锯齿状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基板1用于固定LED发光源2和印刷线路,所述LED发光源2会发光,所述导光板3(Light Guide Plate,LGP)用于传导光源,所述LED发光源2的支架壁上的微结构5用于反射LED发光源2发出的光线进而改变了入射光路,增大了发光视角,消除了现有两颗LED发光源1之间的发光盲区,避免了Hot spot,有效地提高了发光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