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全液压模锻锤快速调整模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007.7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海;芦新莉;周斌;刘玉斌;王卫东;常民;王春晓;王振;高书文;朱文渊;樊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20 | 分类号: | B21J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液压 锻锤 快速 调整 模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数控全液压模锻锤升降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空航天业、农业、手术器械和手工具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控全液压模锻锤以其高速、高效和经济等优势逐步在锻造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数控锤在调整模具过程中,耗时长达数十分钟,成为制约数控锤工作效率的瓶颈,如何在不影响数控锤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增设快速调整模具系统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是提高数控锤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卸压或升压的情况下即能反复使锤头上升、下降或停止的数控全液压模锻锤快速调整模具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快速调整模具系统,包括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一端通过单向阀与主缸上腔相连,主缸上腔与提升阀相连,电磁换向阀另一端与主缸下腔相连。
电磁换向阀和主缸上腔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孔,电磁换向阀和主缸下腔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孔。
本实用新型在在主缸上、下腔上增设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工作状态时将主缸上、下腔封闭,当需要调整模具时通过电磁换向阀换向使得主缸上、下腔相通,下腔油进入上腔,利用差动原理,锤头缓慢下降,通过电磁换向阀换向,可使得锤头停在任意位置。本实用新型在不卸压或升压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锤头的上升、下降或者停止,能缩短调整模具时间,降低调整模具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快速调整模具系统,包括电磁换向阀1,电磁换向阀1一端通过单向阀2与主缸上腔4相连,模主缸上腔4与提升阀3相连,电磁换向阀1另一端与主缸下腔5相连。
电磁换向阀1和主缸上腔4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孔6,电磁换向阀1和主缸下腔5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孔7。
本系统使用时,当数控锤实施打击时,电磁换向阀1置于中位,主缸上、下腔油路封闭,打击过程不受影响。而当需调整模具时,电磁换向阀1置于左位,主缸上、下腔油路相通,因上腔(即无杆腔)面积大于下腔(即有杆腔)面积,下腔油进入上腔,使锤头下降,下降速度由第一阻尼孔7和第二阻尼孔6来限制;而当电磁换向阀1处于左侧时,锤头立即停止;若需提升锤头时,电磁换向阀1处于右侧,提升阀3打开,主缸上腔卸压,而由于蓄能器的保压作用,主缸下腔压力依然存在,使得锤头迅速提升。由此可见,上述的动作循环不需要系统反复升压或卸压,从而节省掉系统升压卸压的等待时间,以最快速度调整模具,使得数控锤的高效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车车桥用硬质合金冷锻模具
- 下一篇:一种异型环锻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