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昆虫标本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715.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8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侯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兵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昆虫 标本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农业昆虫的饲养和标本收集的标本收集器,尤其涉及一种用来收集林木钻蛀害虫、钻蛀果类的害虫的便携式昆虫标本收集器。
背景技术
在生物领域里对昆虫进行研究时,用来收集昆虫标本的方法有很多,如黑光诱捕法、电击捕捉法、信息索引诱法、养虫笼饲养等。但是由于像天牛类、吉丁虫类、树蜂类和球果蛀虫类钻蛀类昆虫,它们隐匿起来有时长达一年甚至三年成虫才会出来一次,收集时很难掌握他们出来的时间,因而难以收集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中国专利号“200620092172.7”公开了一种昆虫标本收集器,其公开日为2007年10月17日。它设置有底盘,底盘上插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连接有锥形顶,锥形顶的顶端出口连通有弯管,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收集瓶,在立柱及锥形顶外包覆有尼龙网。
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该收集瓶设置在收集器顶端,在瓶内无吸引昆虫的东西,昆虫自己爬进收集瓶的机率较小,容易导致昆虫收集失败。二、该装置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昆虫标本收集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昆虫标本收集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能使昆虫自动从收集器内爬到收集瓶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昆虫标本收集器,包括底盘,插装在底盘上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连接有锥形顶,锥形顶的顶端出口连通有弯管,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收集瓶,在立柱及锥形顶外包覆有尼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瓶底上设有细孔,细孔的内径小于需要收集昆虫的体积,收集瓶底部还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圆筒,圆筒内放置有照明灯具。
所述收集瓶底部套入圆筒开口端内并紧贴圆筒内壁。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挂钩。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便携式昆虫标本收集器,包括底盘,插装在底盘上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连接有锥形顶,锥形顶的顶端出口连通有弯管,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收集瓶,在立柱及锥形顶外包覆有尼龙网,所述收集瓶瓶底上设有细孔,细孔的内径小于需要收集昆虫的体积,收集瓶底部还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圆筒,圆筒内放置有照明灯具,在收集瓶的底部上开设细孔,一是便于透气,二是便于照明灯具的光从细孔中发射出去,从而吸引昆虫从收集器底部自动爬到收集瓶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可拆卸折叠包装,也便于带到野外或需要的场所使用。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收集瓶底部套入圆筒开口端内并紧贴圆筒内壁,此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可快速的将照明灯具连接在收集瓶底部,节约昆虫收集时间。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挂钩,设置挂钩,可以简便的将收集器挂在腰上或背上,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盘,2、立柱,3、锥形顶,4、收集瓶,5、弯管,6、夹子,7、斜柱,8、弹性钢片,9、圆筒,10、照明灯具,1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昆虫标本收集器,包括底盘1,插装在底盘1上的立柱2,立柱2的顶端连接有锥形顶3,锥形顶3的顶端出口连通有弯管5,弯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收集瓶4,在立柱2及锥形顶3外包覆有尼龙网,所述收集瓶4瓶底上设有细孔,细孔的内径小于需要收集昆虫的体积,收集瓶4底部还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圆筒9,圆筒9内放置有照明灯具10。
进一步的,照明灯具10可以为手电筒或灯泡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收集瓶4底部套入圆筒9开口端内并紧贴圆筒9内壁,上述设置为优选,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例如可以在底部直接设置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挂钩1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挂钩11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 将带有目标昆虫的植物组织、木段、球果或种子等放置在昆虫标本收集器内,打开照明灯具10,由于收集瓶4瓶底上设有细孔,因此照明灯具10的灯光经细孔从收集瓶4瓶口穿过,当昆虫爬出至收集器内时,由于昆虫都有向光性,受到收集瓶4瓶口的灯光吸引,会自动的向收集瓶4内爬,从而实现收集该类昆虫的目的,由于采用灯光吸引昆虫,也大幅提高了昆虫的收集过程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兵,未经侯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下雨天使用的头盔
- 下一篇:大棚内的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