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矿石跑漏功能的安全型直溜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1505.9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范有才;刘仁刚;余正方;胡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姬介南 |
地址: | 653405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矿石 功能 安全 溜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矿石跑漏功能的安全型直溜井结构。
背景技术
采矿工程中为最大限度提升规模,降低成本,并满足均衡配矿的要求,普遍采用高深直溜井出矿、集中水平运输的生产工艺。现有技术中各分段直溜井为直通直溜井,上分段出矿时,矿石碰撞井壁,在下分段产生飞石,进入下分段巷道内,对生产作业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采矿生产。为此,研制开发一种高深直溜井出矿时杜绝安全隐患、提高采矿生产率的具有防护矿石跑漏功能的安全型直溜井结构,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避免高深直溜井出矿时的安全隐患的具有防护矿石跑漏功能的安全型直溜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包括直溜井与联道,所述联道与直溜井连接处底部设置车挡,所述直溜井与联道连接处下沿车挡前面设置斜溜槽;所述联道与直溜井连接处上部设置防护挡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直溜井与联道连接处设置斜溜槽,有助于溜矿时矿石沿井壁顺畅下滑,降低与直溜井壁撞击的几率,减少向下层联道飞石的可能性。在联道口上部设置防护挡板,可有效避免上方矿石直接飞入下层联道,伤及人与设备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简便、施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特点,有效地消除了溜矿飞石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采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斜溜槽,2-防护挡板,3-车挡,4-直溜井,5-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溜井4与联道5,所述联道5与直溜井4连接处底部设置车挡3,所述直溜井4与联道5连接处下沿车挡3前面设置斜溜槽1,所述联道5与直溜井4连接处上部设置防护挡板2。
所述斜溜槽1与直溜井4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
所述斜溜槽1水平方向长4.5~5.5m,垂直方向高3.5~4.5m,下口宽6~7m,上口宽4~5m。
所述斜溜槽1成型宽为3~4m。
所述防护挡板2设置于直溜井4壁内30~100cm处。
所述防护挡板2的宽度与联道口相适应,高为150~250cm,厚20~30cm。
所述车挡3设置于斜溜槽1上口之联道5的底面上,与斜溜槽1间的距离为15~60cm。
所述车挡3宽150~200cm,高20~30cm,厚20~30cm。
所述的车挡3上设有泄水口。
防护挡板2下沿向联道方向倾斜5~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直溜井与联道连接处设置斜溜槽,有助于溜矿时矿石沿井壁顺畅下滑,降低与直溜井壁撞击的几率,减少向下层联道飞石的可能性。在联道口上部设置防护挡板,可有效避免上方矿石直接飞入下层联道,伤及人与设备的风险。 溜矿作业时,溜矿车撞到车挡后,将矿石倾卸在斜溜槽中,矿石顺坡下滑,沿井壁溜下,避免了现有技术矿石直卸直溜井筒,矿石在井壁间不断反弹撞击,造成的下层联道口的飞石;即使有少量飞石也被防护挡板挡入直溜井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简便、施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特点,有效地消除了溜矿飞石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采矿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1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