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1660.0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6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骏;陆海建;李志刚;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电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耐火船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层云母带绕包,容易产生缝隙,影响耐火效果。且现有绕包方式云母带都是聚酯带层向内,玻璃层面向外,当挤出绝缘层时,聚酯带层容易粘连导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火电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层云母带绕包,容易产生缝隙,影响耐火效果,而且当挤出绝缘层时,聚酯带层容易粘连导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火电缆,包括导线、内套、铠装、外套,所述的导线外依次设置有内套、铠装和外套,所述的导线包括导体、云母带、绝缘层,所述的云母带分为内层云母带和外层云母带,所述的内层云母带和外层云母带都是一面是玻璃层面,另一面是聚酯带层,所述的内层云母带为玻璃层面向内,聚酯带层向外绕包在导体上,所述的外层云母层聚酯带层向内,玻璃层面向外绕包在内层云母层上;所述的绝缘层包覆在云母带上。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的导体是由镀锡铜丝构成,所述的绝缘层是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的铠装是金属丝编织制成,所述的外套和内套都是聚烯烃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内层云母带绕向为玻璃层面向内,聚酯带层向外;外层云母带的聚酯带层向内,玻璃层面向外,这种绕包方式有效解决了挤出绝缘层时云母带粘连导体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线;2,内套;3,装;4,外套;11,导体;12,内层云母带;13,外层云母带;1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耐火电缆,包括导线1、内套2、铠装3、外套4,导线1外依次设置有内套2、铠装3和外套4,所述的铠装2是金属丝编织制成,所述的外套4和内套2都是聚烯烃制成。导线2包括导体11、云母带、绝缘层14,所述的云母带分为内层云母带12和外层云母带13,所述的内层云母带12和外层云母带13都是一面是玻璃层面,另一面是聚酯带层,所述的内层云母带12为玻璃层面向内,聚酯带层向外绕包在导体11上,所述的外层云母层13聚酯带层向内,玻璃层面向外绕包在内层云母层12上;所述的绝缘层14包覆在云母带上。
外层云母带13包内层云母带12无缝重叠绕包,耐火效果非常好。内层云母带12绕向为玻璃层面向内,聚酯带层向外;外层云母带13的聚酯带层向内,玻璃层向外,这种绕包方式有效解决了挤出绝缘层14时云母带粘连导体11的现象。云母带选择耐高温的材料,与普通的相比高温挤出时不易变形。
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1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